风险劳动
爸爸一早起来,说要去做美团外卖!原来昨晚他得知,原来单位的旧同事,因为送外卖,月入5000多,内心极度不平衡。妈妈随即也鼓励老爸,说不就是骑电动车送餐嘛!也就是个体力劳动,连脑力劳动都算不上,这钱好挣!
我奉劝父母,不要一时冲动外加攀比心态过重。他能做,你自然也能做,但是,对方承受的,可不只是体力或者脑力劳动这么简单!
在当下社会中,工作不仅仅是单一的,它里面还包含情绪劳动和风险劳动。你艳羡别人开店自由,但也要知道,她的付出是从早上醒来那一刻,承担着今天有可能不开张的风险,你羡慕人家在企业中做高级管理,但也要清楚他委任下属职业有失,也要担当部门亏损的危机。即便你走在马路上,抬眼看到一个正在擦玻璃的蜘蛛人,你在愤恨连他的月收入都比你高的时候,你同样要明白,他也在承担着随时会高空坠落的风险。
情绪劳动
老同学向我抱怨每天下班后的酒局应酬,闺蜜向我吐槽自己糟心的客服工作,做广告策划的朋友每天都在试图重新跳槽,只因为客户的一个电话,他就要立刻放下所有事情重组策划方案!
情绪管理,已经是当下人越来越需要提上日程的一件事情。甚至我们每天的工作,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而人的情绪最为复杂。所以,我们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那个对着机械操作,对着文案复印的简单工种,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特别是我们中国。有人说,欧洲国民历经200年经历的事,一个中国人,只需要40年就经历了,所以,我们周遭的一切都在变。工作也由原来的单纯属性衍生了情绪属性。
所以,工作不单一。我们需要认清楚自己的工作属性,综合整合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才是当务之急。
你的待遇匹配你的劳动吗?
谈到待遇,我们首先都会想到当下的收入。当然,这是最直观的待遇。然而,《小学问》一书中,还特别提到一个概念:隐性收入。
隐性收入有两点:品牌附加值和业余时间。
记得我刚到公司做人力资源时,我很困惑为什么我们公司的一个普通的销售,都有很多应届生争相来应聘,甚至还有内部关系。后来得知,正是公司的国资背景和集团性质,可以作为附加值为员工的简历背书,即便将来跳槽换工作,这都是员工的一项资本。
而业余时间,往往对想要个人成长的人来说,就更为重要。还记得那个《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吗?白天工作,下班写作,真正做到的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致使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畅销后,他的同事竟然都不知道这部书是他的作品。
而这,在我看来,真的是特别有逼格的一件事。所以,当你的工作,给了你更多的业余时间去学习、成长,而并非一味地把你捆绑在工作岗位上时,这份工作也是值得我们长久去做的。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