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看《正面管教》时,突然发现这个方法真好,不是盲目的表扬和赏识,也不是一味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是将爱和规则有机的结合教育。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家庭教育,爱而有度,爱而有道,爱而有格。
前天看了《颜氏家训》。看到一句,“威严而有慈,畏惧而生孝”。一下子震惊了。这难道不是最厉害的正面管教吗?温柔而坚定。
最近看到网上一个女孩儿,一个人开着越野车去去可可西里,五天后被警察发现时只剩一堆白骨。因为五天一群狼早早就盯上了她。
从西方刮来一股风,个性自由?赏识教育?我做我自己?
没有实力见识和本事的一群小毛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无视规则,我行我素。闯完祸之后,还有父母替Ta买单,但是你付出生命之后,父母还能怎么为你买单?
父母读书也太少了。孩子读书也太少了。
老祖宗为我们指明的康庄大道有多好呀?
童蒙养正,幼年养性,少年养去。15志入学,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六十而顺,70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现在小孩,15岁却过上了70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生活模式。
他们没有环境的适应能力,没有问题的解决能力。更没有情绪的抱持能力,一遇到事儿的时候他们就惊慌失措。
孩子在家庭中,是游泳馆,如果父母没有在具体的事中去孕育他们完整的人格。去锻炼他们的这些能力。那么走到社会,走到学校。那就是相当于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泳了。
在行为层面,我们要给孩子及时制止,用规则养育孩子。但是在情感内部我们要去理解,去认可,去欣赏,去看见去的最需要的心理营养。
小孩子如果活成了父母的父母,父母活成了孩子的孩子,成了宫女,成了太监。孩子成了小皇帝,那这本身就没有敬畏了,就没有威严了。那慈无法产生,孝无法产生。父母看见孩子的种种恶习之后,就暴跳如雷,所以小孩子就要反抗。敬畏和孝心就不见踪影了。
无条件的爱不代表纵容。
无条件的接纳,不代表无条件的许可。
父母有爱,有力量,有顽皮。
孩子对父母有恨,有敬,也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