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近被区块链洗脑了,犹如神曲般在不同场合被不同的人群反复不断的提起。这样的场景在2010年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周而复始的发生,而且漫延出群体性的恐慌与焦虑的特点,比如移动互联网、互联网+、O2O、众创空间、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都曾让我感概“白活了半辈子,大厦已崩塌”。
至少在改革开放的这四十年间,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得"美国负责技术创新,中国负责复制落地"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律,至今投资人在审核创业者项目时还常常会问:你对标的国外公司是哪一家?。
但这种间歇性的群体狂潮已经在当下区块链刷屏朋友圈后迅速上升为恐吓大众的危机哲学和无目的学习的行为模式。
2.群体性的思潮涌现恰恰是随着技术创新和新名词的产生而不断形成共识,这像极了区块链。作为区块链的你可能知道去中心化,但你知道如何用最高级的金融词汇来表述吗?
"理性预期下如果流动性加大、货币需求函数出现了凯恩斯式波动是对去中心化的一种弗里德曼式制约和波普尔式反驳吗?"
3.我2013年曾在一所著名的金融学院进修学到了金本位、微笑曲线、通货膨胀、流动性、货币乘数、M1M2……那个时候买了人生中第一个比特币,知晓了区块链。然后当中本聪成了‘教父’,并对‘去中心化’一往情深,使得一大批先知先觉的追随者闷声发大财,虽然他们并不懂去中心化,但并不妨碍他们挥舞着镰刀割韭菜的动作如此的潇洒,并被定格在了热搜榜上。
托尔斯泰说战争即和平,美国人说自由即人权,我要说无知即力量。
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
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
谁掌握了未来,谁就掌握了现在。
听上去有点绕是不是?世界和人被时间轴分割成了不同的区间,每个区间都有一个承前启后的超级节点,这怎么又那么熟悉呢?没错,人生就像区块链。
4.特立独行的个体总会被大众打压,制造出与众不同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完整渊博的知识体系,出类拨萃的口才,必须能够对自己的不安和听众的嘲笑视而不见。
对于经历过论坛、微博、微信时代的我来说,经验告诉我在某些情况下,真理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它们经常被达成共识的群体依靠暴取得胜利的,而语言暴力是其中经常被使用的一种,这样的一群人其特征明显:理念高度统一,概念异常丰富,思维异常混乱,他们会常常重复性传播一个曲调,这就是神曲传播的路径,另外,他们还有一个不愿被提及的名字:韭菜。
最后借用《Nature》杂志里面的一段话结束本文: “区块链是伟大的思想和技术革命,但是我们发现,像以往一样,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区块链’,一种在技术天才们的头脑里,另一种,在中国人的微信群里。”
附:人民日报关于区块链的普及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