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作业

昨晚听完了第7节书法课,下边是自己完成的作业。

下图是玉广院长在课上写的书法作品。


满招损,谦受益

先秦《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满招损,谦受益”。

公元前2088年(舜三十五年),大禹75岁。舜帝命大禹征伐三苗。大禹在群臣中作了征伐三苗的部署,又向各地诸侯发出征召,获得了诸侯们的支持。大禹决定亲自统率大军出征,还决定带着儿子启一同上阵。开始妻子女娇舍不得,担心儿子在战场上有闪失,但想到夫君已做决定,让儿子随父出征经受锻炼有好处,也就答应了。女娇一再叮嘱儿子要听从父亲的指挥,要不离父亲左右保护父亲的安全。启频频点头说:“请母亲放心,我和父亲一定会安全回来的!”大禹出征前,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首先祭祀天地和祖先,祈求上天显灵,祖宗保佑,旗开得胜。大禹手执代表权力的黑色玉板“玄圭”,象征受命于天,替天行道,当众宣誓:“整齐众多的勇士们!都来听我的命令!这无知盲动的三苗,执迷不悟,傲慢自大,违反正道,败坏常德,致使君子被遗弃在野、小人窃居高位,抛弃人民而不顾,因此上天降灾于他们。我今天是用你们群后众士之力,奉天命去讨伐他们的罪行。你们要齐心合力,才能攻克他们建立功勋。”大禹率领各诸侯部落的联军,大张旗鼓,浩浩荡荡,直抵三苗族聚居的洞庭湖、鄱阳湖地区。战事进行了三十天,三苗族虽然受到沉重打击,但他们利用湖网密布的复杂地形仍然负隅顽抗,不肯听命。大禹的儿子启几次带头冲锋陷阵,也是收效甚微。看到战事很难取得全胜,协助大禹出征的益提出建议:“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感动天地,再远的地方也能达到。满招损,谦受益,常常就是天道。舜帝早年受父母虐待,一个人在历山耕田,苦不堪言。但日日号哭涕泣,呼喊父母,总是诚心自责,把罪错全部承担,从不怨天怨父母。有事去见父亲瞽叟的时候,总是恭恭敬敬、战战兢兢。在这种时候,连顽固的瞽叟也能通情达理了。常言至诚感神,何况有苗?”大禹连忙下拜,接受了益的建议,说:“讲得好!”于是立即下令停战,整队班师而归。回到都城,大禹和益向舜帝汇报出征三苗的战事情况。舜帝接受了益和大禹的建议,大布文德。在朝堂外两阶之间跳大型的舞蹈,人们举着战争中使用的盾牌和雉尾,载歌载舞,表示偃武修文。过了七十天之后,三苗终于自动前来归附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