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曲曲折折的小径,两岸开满了连翘,黄色的花朵任性肆恣而张扬。黄橙橙金灿灿,一树一树的花开,清风徐来,摇曳生姿。春风里含笑,阳光下奔跑,对,我就走在这一条两岸洒满鲜花的小路上。有点自失,有点沉静。左手繁花,右手年华,希望一直走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恍然间出现了主人的笑脸,“快来,等你们很久了!” 张哥开心的冲我招手,小径尽头,站着身材高大的主人。春日暖暖的阳光映照着金色的花丛,花与人与影,互成美好。
张哥高大帅气,六十岁的年龄,四十岁的心情,走路带着风火,谈话风趣幽默,使人一见如故,如沐春风,是我们的忘年之交。
张哥退休后,在一座小山里过起了神仙日子。他带着几个知青来这里开荒种菜,挖塘养鱼,植花种草。几年功夫,这一片荒山就成了桃红柳绿,幽篁修竹的世外桃源了。
顺着那条繁花小径,来到家门前。一排板房分成三间,分别命名“百草堂”“聚善庐”“观游鱼”。最东边那间是三角形的屋檐上,白底黑字“观游鱼”,门两边还有一副对联“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另两间则白色的房门,灰色的门框,古朴而典雅,彰显着主人不凡的情趣与温度。
门前十几米就是一个大大的水塘。湖水碧绿,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的影子。湖中的红色锦鲤或佁然不动,静观其影;或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见有人来,以为要喂食,纷纷带着冲劲,聚拢而来,相互争抢,密集成堆,好一幅“群鲤争食图”。
三月风剪柳,岸边垂柳袅袅亭亭,丝丝缕缕。柳叶肥杏花瘦,是的,杏花已经零落了,花瓣洒在地上,也飘零在湖面上,花自飘零水自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花蕊正在酝酿着果实,过不了多久,就会有“金黄杏子落金盘”了。犹记得去年来时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杏子像一群挤在一起的胖娃娃,争着扒开树叶往外瞧。
沿着池塘边走边看,西面是知青们种青菜的地方。这里的一畦小葱清新俊逸,那边的一地菠菜绿盈盈的蓬勃着生机,韭菜也出苗了在风中舒展开身体,蒜苗开始抽出了蒜薹等待人来摘取……“全是有机蔬菜,没有任何化肥……”张哥自豪的跟我们说。
柳树枝杈间藏着一个大喇叭,播放的全是六七十年代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社员都是向阳花》,有些歌不觉就能和上音,“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似乎时光倒流,重回少年时:打猪草,捡花生,摘黄豆,植树……
房子对面是一大片竹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有竹代表主人的品味。张哥说,开始仅仅买了100棵,头三年竹子是不见长的,三年以后蓄满了力量的竹子像施了魔法般,半年时间窜了几十米。这里的竹子高大挺拔,笔直有节。走在竹林里,只觉清凉透心,神清气爽,那满眼的绿色啊,是深沉浓厚的绿,是万古长青的绿。
张哥说,送你一棵粗的竹子吧,可以拿来蒸米饭吃,味道极好。我向来是个吃饭没什么胃口的人,不求吃好只求温饱就开心了。耐不住主人的热情,就高兴的说,“好啊好啊”,其实我打心里心痛那棵修长的秀竹。等过几天我做一顿竹筒米饭尝尝,不辜负一棵青竹的美意。
屋中闲坐,一排柜子摆放着各种药材,最下面一格是一尊尊青花瓷坛子泡着药酒。萨克斯,竹笛,中医,书法……主人多才多艺,退休生活丰富多彩。为官一生,劳碌一生,晚年给心灵找到一片栖居地。方田八九亩,茅屋两三间,鸡鸣犬吠,采菊东篱,悠然自得,怡情养性。诗意的生活,这不正是现代人的梦寐以求的吗?
主人问起儿子的情况,告诫孩子年轻人一定好好读书,未来才可有大好前途。他说,有两种投资回报最大,一是感情投资,一是教育投资……说的儿子连连点头称是。这小子,年少轻狂,在家不愿听我说话,难得有个他能信服的高人。
难忘这个世外桃源,这里流动着生命的绿色,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和年轻人的热情。“花儿向阳开,幸福的种子发了芽……”歌声一直在耳边回响,千回百转是春心。
平凡不平淡,简约不简单。爱这里,我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