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做事的逻辑: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这本书后,在阅读之前,我看了看作者的简介,傅君琳和郑少雄都是毕业于香港大学的学霸,都属于我们眼中的成功人士。
说到成功人士,作为平凡又普通的我们总是有着既羡慕又自卑的情绪,但是那些佼佼者的优秀和成功也都是建立在平凡和普通的基础上的。我们不妨想想:为什么他们总能把事情做出成绩?为什么他们总能实现理想的目标?为什么他们总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什么他们总能高效完成手头的工作?为什么他们总能把事情做到点子上?……这本书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本书里面汇聚了36篇文章,被划分为6个模块,分别是深度思考、看清自己、高效学习、积极意识、有效决策和拓宽思维。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是一次认知的提升和对各种思维逻辑的解读。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原来那些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背后,有着这样的根源,以及那样的逻辑。
这本书的目的和价值很明显,如同她的书名《做事的逻辑: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是一本能够全面解读正确做事的方式和策略的书,从外在事情运行的逻辑到个人思维和行为的逻辑这两大块入手,帮助读者认知升级,从而快速成长。
首先,外在事情运行的逻辑。不同于个人的独特性和易变性,外在世界自有其固定的运行规律,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运行逻辑,才有了纵观全局,预测未来趋势的可能性,亦对正确认识自己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本书为读者介绍了如何将统计学中的理论运用到现实中,以及如何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比如《世界是一颗骰子》中,当抛骰子的次数到足够多的时候,就会发现事情的本质:事件发生的频率趋向于一个稳定值,即二分之一的真相。这个规律对于我们探究社会的运行有着启发作用,比如说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在足够多的样本和足够广的范围里汇总形成的,是符合这个世界运行规律的。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文章,如《量化世界,让选择更完美》等都在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世界运行背后的规律和逻辑。
其次,个人思维和行为的逻辑。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认识自己,从而能够作出正确的决定和行动。成功人士之所以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自有其一套有效的理念和逻辑,普通人可以从中借鉴一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实践和体会,直到掌握了符合自己情况的逻辑方法。
比如,《一件事的四个象限》中,那些工作效率高的人都在时间管理上有一套自己方法,比如四象限法则。所谓四象限法则就是用坐标轴的形式将待办事项分为四大类别: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四个方面。作者又进一步将这套法则进行总结,即四象限思维模型。这套思维不仅仅局限在工作中,还可以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运用,不仅有助于理性看待事物,更能引导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文章,如《为什么你总不能高度自律》,《消除固有认知的四种思维》等等从根本上剖析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入,知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将外在的情势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切实行动,成功便指日可待。
除了在内容上的实际价值外,这本书也具有颇高的可读性。一方面,它涉及的话题都十分贴近个人生活,让人手不释卷,急于想解答自身的那些困惑;另一方面,每篇文章并非高深枯燥的科学知识的堆叠,而是结合生动的案例娓娓道来,能够勾起读者的兴趣。
然而美中也有不足,整体看下来,作为公号文的合集,这本书在前后的逻辑衔接并不是很缜密,基本上每篇文章都自成系统,内容也颇为零散,在琐碎的时间里看上一篇或几篇文章并不会对阅读效果大打折扣。
总体上看来,这还算是一本有价值的书籍,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和世界的逻辑。只有看清外在世界运行的逻辑,才能纵观全局,预测未来趋势;只有摸清一个人思维的逻辑,才能学习模仿,转化成自身优势。如此,方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