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李镇西老师的一篇文章,说的是班主任的厌倦感是怎么产生的,里面有个例子就是一个实习生去到学校当了一个月的实习班主任,感觉很有激情和活力,灵感也特别多,甚至在真正工作的时候一再要求当班主任。但是在真正做班主任的时候,他却发现当年的热情好像忽然间消失了一样,每天都要想办法控制班上捣乱的学生,班上的大小事都要班主任在场,他逐渐发现力不从心,然后就选择严厉对待学生,但这个方法也只是暂时奏效。以前还有心思和学生一起去游玩,现在只想完成当下工作好好休息。
像刚刚那位老师一样,其实我们社会上很多教师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刚开始从事教师的时候往往都是雄心壮志的,但是面对着一群猴子一般的学生,自己工作不起色,别的教师工作能力节节攀升,领导家长的埋怨等等,很多时候都力不从心,然后导致负面情绪包裹着整个人,这个时候我们只会去抱怨,没有想过怎么样才能走出被困的情景,怎么样才能抛开抱怨的思想,从新迎接每一天。
这其实说明了很多人都很浮躁,急切想要看到自己教育方法是不是奏效。但是,教育是一条很漫长的路,马拉松比赛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成,更何况教育这条路比马拉松还要长还要远。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育也一样,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按照我们理想中的模子一样,他们不是学习考试机器,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一个个性格行为都不一样的独立个体,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适应我们,孔夫子在老早就提出因材施教,讲的就不是学生该如何配合适应老师,而是老师该如何发现学生、提升学生。很显然,我们的教师的服务对象只有一个-----那便是学生。如果我们不把教育教条化,不把教育应试化,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活力和热情放在学生当中。每一届学生不一样,那我们就有不一样的挑战,如果能够认识而且享受这一切的话,班主任又怎么真的是那么苦恼。
李镇西说,有抱怨是正常的,在有抱怨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只会抱怨,而是在抱怨之后寻求创新之路,而不是为求虚拟的安全感而止步不前。只有不断地跟着时代的变化,跟着学生的变化,我们才能够了解当届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而不是只会说“学生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你不懂只是你没有去了解,没有了解就发现不了学生的心里思维,也就不能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那你做的老师或者班主任就真的是很难的了。就好像我们大学的班主任,也是我们心理学的任教老师,她自己也说过为了清楚我们的思维特点还有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她经常自己看一些在我们年龄层会看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班主任特别有趣,而且彼此之间的距离没有真的像普通的“班主任”和“学生”一样。所以,停止抱怨,尝试理解,这也许是一种很好的缓解“教不了”现象,而缓解后得到的又何尝不是幸福。
我再一次的说说我吧,我是典型的浮躁类型的人,一件事若是不能在短期内出现效果的话我会变得很急躁,很多东西都思考不了,然后也可能会做出与自己心愿违背的事情。所以今天在看完李镇西老师的这篇文章之后,我在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资格做老师,我是不是真的能够坚持下去。这些问题我现在也回答不上来,我希望我自己到时候是一位良师益友,但我又感觉我做不到,有点力不从心,虽然说不尝试过不会知道结果,可是我有一个小表弟,每次他要找我一起玩的时候我都是很残忍地拒绝他的(虽然每次事后都很后悔),所以我在想我是不是有足够的爱心去承担起一颗颗纯洁的心灵,我是不是能够让他们一直保持心中的纯净。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