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门关于改变的课。
说到改变,我们都很熟悉。比如:想减肥、想锻炼、想早睡早
起、想读书、想换工作、想表白、想结束一段关系……
我曾经开玩笑说:一年365天,我们可能有364天都是在想着怎么改变的。但真实的改变却很难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往往是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
为什么改变就这么难呢?
我们经常想到的理由是: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或者行动力太弱;有时我们也会把不能改变的责任推卸给外在环境,觉得新工作太难找、同事太坏、家人不支持等等。
可是,我想告诉你的是:改变非常难,其实难在你心里。
你的心理系统就像一个鱼缸,而你就像鱼缸里的那条鱼,你在里面游看起来很自由,其实,你是被限制住了。
改变的前提是理解自己,而理解自己就需要你有内省的能力。自我很复杂,没有系统的心理学方法,你很难真正读懂自己。
所以这门课,我希望你能理解自己的思考方法,并形成内省的习惯。请记住,内省,才是我们自我发展真正的动力。
俄罗斯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一句话:
有些话你只能讲给朋友听,有些话连朋友都不能讲,还有一些话你甚至都不敢讲给自己听。
在我看来,正是那些不敢讲给自己听的话,才真正塑造了你自己。而我们这门课,就是要让你听到那些你不能讲给自己听的话。
01关于改变,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
当你告诉自己你不行的时候,你已经做了选择;当你待在一个只能满足温饱,没什么前途的公司时,你已经做了选择;当你用拖延躲避工作压力时,你同样做了选择。
改变是一种选择,不改变也是一种选择。
你为自己不改变所找的所有借口,像是没钱、没时间、太麻烦、没必要……它们统统都是你的选择。甚至连你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那也是你的选择。
意识到你有选择,这是我们开始改变的前提。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呢?
我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你误认为只有你的选项足够理想,这才算有选择。如果你的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
其实,并非如此。
选择是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我们头脑中的理想。我们选择的,也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比如说,我现在在做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我没有办法去做一份我希望的理想的工作。因为我需要养活自己,所以我觉得自己没有选择。
其实,这句话正确的表述是:你还不愿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冒险,所以选择忍受一份不那么喜欢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但我并非没有选择。不说别的,至少养活自己的办法,绝对不止一种。
我们觉得自己没有选择的第二个原因是,逃避对自己的责任 。
表面上,我们都希望自己有更多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却经常在 逃避选择。因为有时候,强调我们有选择,并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
你很容易想到另一个问题:既然我有选择,那我现在过得不好,
是不是我自己错了?
我希望你不要这么想。讨论对错的思维方式,它通常会假想一个施害者和一个受害者。
当我们说自己没有选择时,我们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我们可以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无论这个施害者是环境还是他人。这样,我们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了。
在这里,我希望你换一种思维方式,不是思考“谁对谁错”,而是思考“有用没用”。
如果你强调自己受过去、环境和他人所限,自己没有选择,这对你的改变有什么用吗?你没法改变,也许不是你的错,可是,最终要
为结果负责的人是谁呢?还是你自己。
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需要自省
最后的最后,我有一个小建议:
我相信你一定有很想改变的事情,小到早睡早起,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的生活习惯;大到怎么让自己心智变成熟,怎么建立高质量的关系,怎么走过人生的艰难时刻。
为了要让学习更有效,你不妨现在就找一个最想改变的目标。这样,你就能把每节课学到的内容应用到自己身上。随着课程的深入,你一定能更深刻地看清自己,看清问题,这能帮助你改变。
我有一个毛病,就是爱说话,尤其是好朋友在一起,说起来就停不住。
今天中午和小伙伴一起去吃饭,等饭等了好长时间,中间我俩也说个不停,总会是我说的多,1:10才回来。
现在这个时期,是需要全力以赴学习的时期,是没有退路的时期,一定要珍惜每一天每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