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地瓜精,
读了东野圭吾的一箩筐作品后,
英语日语均不通的地瓜踏上了霓虹之旅,
却遭遇了……
一
最初对于日本桥的印象都是源自于东野圭吾的小说,他似乎对这座称之为“日本国道路元标”的桥情有独钟,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这座桥上。
想象中这是一座孤独而古老的桥,矗立在两岸野草丛生的河流之上,人流往来不息,却不曾打乱它安静的气息......
雨中的日本桥
真正见到它是去年的十月份,下榻在日本桥附近的酒店,收拾妥当已是入夜,依然迫不及待地去与这心中的桥相见。冒雨前行,它第一次真实的展现在我眼前。
然而,这才不是我心心念念的那座桥!
在嘈杂的城市喧嚣中,它看起来是一块毫无生命的泥土堆砌,衬着黑夜更显的晦暗无比,四周不是茂盛的草,而是钢筋水泥的城市喧嚣;桥顶是汽车奔鸣的高架桥。
人群川流不息脚步匆忙,有从居酒屋饮醉而归的上班族;有冒雨狂奔,略显狼狈的年轻人。
桥不孤独的,行人也并非从容,这里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城市缩影。
二
我站在桥头,一眼望去,清晰地看到衣衫褴褛的老人站在雨中驻足,不由得想起东野圭吾的书《祈祷落幕时》。
书中的一对父女,博美与父亲忠雄,站在日本桥两端的七月对望,那其中幸福的期盼和无奈的悲凉,如画面般呈现在我眼前。
我寻找那端坐在桥头的两座麒麟,它们端详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遂想到东野圭吾另一本书《麒麟之翼》中,青柳武明拖着受伤的身体,爬向麒麟之下,向儿子传达着“犯错后勇于悔改的信念”。
我仿佛看到东野圭吾笔下着墨最多的那个人物——加贺,徘徊踱步于日本桥之上,去发现隐藏在每个故事背后的温情与残酷。
如此,心中不禁释然,这才是日本桥应该有的样子,它见证了多少誓言,听过多少故事,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融入这古老的桥身之上,印在了注视于此的麒麟双眼之中。
三
这座桥是美的,至少对于博美和忠雄来说是这样的。
在《祈祷落幕时》一书中,博美是一个著名的舞台剧导演,被牵扯进一桩东京公寓女尸案与一桩流浪汉被烧死案件。
在侦查过程中,一本每个月份被写上不同桥的名字的月历引起了正在调查母亲去世真相的刑警加贺的注意,原来一切的真相,都已经在博美的舞台剧《异闻.曾根崎情死》中演绎出来。
调查后,加贺发现了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知道真相的警察并没有急于揭开这尘封的往事,而是静静看完博美指导的最后一台舞台剧落下帷幕后,整个案子的神秘面纱才全部揭开......
这本《祈祷落幕时》,加贺极尽全力想弄清楚母亲去世的真相,其实是对于母亲独自孤单一人死去的悔恨;
而博美所极尽掩饰一切甚至不惜犯罪,也只是为了能够与父亲忠雄每个与的隔桥相见的幸福。所
有一切的罪过与不得己都透漏着我们对自己内心深处想要保护的东西的坚韧与决绝。
祈祷落幕时剧照
四
日本桥,对于《麒麟之翼》一书中的香织来说成为了重新开始的信念,对于悠人来说便是犯错悔改之后的决心。
日本桥麒麟像下发现了一个刀刺而重伤的男子,调查显示他是在频死状态走到日本桥的,之后男子在医院死亡。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拿着被害人背包的嫌疑人八岛,在追捕过程中却因为交通事故而失去意识。
几乎已经认定八岛就是杀人凶手,但是八岛的女友香织却坚定不移地相信着自己的男友。
同时,刑警加贺却发现了案子的众多疑点,为什么死者青柳武明在重伤之后不报警,不求救,还要忍者剧痛跑到日本桥麒麟之下;
青柳武明死前每天在水天宫上奉的纸鹤,又是在为谁赎罪?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加贺发现了隐藏在青柳儿子悠人身上的秘密,案子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松宫对加贺说道“父亲临死前应该都想对孩子传达一定信息吧”,终于让加贺解开,原来日本桥的麒麟也代表着“犯错之后勇于悔改的信念”;
同时,也想到因为母亲孤独去世而约定要独自死去的父亲在临死前是不是也有什么想要传达给自己的话呢?
此时的日本桥,又代表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