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董:斅(学)字和敎字里的攴(pū),你觉得是啥?
小董:是戒尺,《学记》说:“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楚就是戒尺,不听话打手心。
大董:那让老师拿个戒尺,调皮就攴手心,好不好?
小董:啊?那怎么行?
大董:你说的,攴是打手心。
小董:这个……这个过时了,现在不许体罚学生。
大董:不是过时了,是你没搞明白攴里的道道。
注:关于攴字和攴之前的相关内容,请关注董点国学,查看历史文章。实在想偷懒。
攴字前面讲过:
《 說文解字 》
攴:小擊也。
攴的甲骨形象是手持棒子等物击打。
敎字和学字的异体字斅,右半边都是攴字。这个攴到底有啥道道呢?
这个得从中国古老的《易经》说起。
《易经》里有六十四卦,前五卦是:乾坤屯蒙需,第四卦蒙卦,就讲敎育。这算是中国最古老的关于敎育的文章了。写于战国晚期的敎育学专著《学记》是第二篇。
乾坤是天地父母,它们是《易经》的第一卦和第二卦。
乾坤阴阳媾和生出万物,就是第三卦屯(zhūn)卦。
万物生出后,第一个考虑的是敎育,这是第四卦蒙(méng)卦。
第五卦需卦说的是人的日用饮食这些维持人生命的东西。
《学记》对敎育重要性的认识和《易经》一致:
《 學記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敎學为先。
古时候的王,要建立国家,统治百姓,首要任务就是办敎育,发展生产力还在其次。
《易经》里蒙卦排在吃喝拉撒睡的需求之前,这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敎育非常重要。
第二,排这六十四卦的时候,社会文明已经高度发展,不再是天天忙着找东西吃的原始社会了,人类开始仰望星空,用人类的思考,逗上帝发笑。
(《易经》卦序传说是商朝末年的周文王姬昌所排。)
先把蒙(méng)卦部分原文搬出来蒙蒙(mēng)人。能看懂,很好。看了发蒙(mēng),正好,这是蒙(méng)卦,从蒙(mēng)开始,很合适。蒙卦里所有的蒙字,都读(méng)。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彖》曰:……蒙以養正,聖功也。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蒙字的本字是冡,甲骨的冡字上面是“冃”下“隹”,或者下面是“豕”,或者其他动物,冃是把头罩住。冡的含义是把动物的脑袋或眼睛罩住。
《 說文解字 》
冡,覆也。
蒙字本义是一种很大的女萝草。后来用来代替了冡字,冡字就不怎么用了。
冡的造字本义是蒙住眼睛,让你看不到看不清,引申出没见识,无知,欺骗等的含义,如:
蒙蔽、蒙在鼓里、蒙骗、蒙人、蒙混过关、蒙昧、启蒙。
蒙卦的蒙,是蒙昧之蒙。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蒙卦开篇讲敎育的重要原则,不是我去求啥都不懂的小屁孩来跟我学习,是小屁孩来求我,请我敎他。这是大原则。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他自己要不想学,你求他逼他学是没用的。
这个原则后代的经典里也反复强调:
《禮記·曲禮》:禮聞來學,不聞往敎。
《論語》: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现在家有学童的父母有多少成了陪读、监学,又有多少学童在为父母为老师学。要让童蒙求我,好的老师,好的敎学内容,好的敎学方式和氛围,乃至学生的愿心,都得具备。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这是用占卜来比喻学习态度。
“初筮告”,第一次来问我一个问题,我好好回答你。但如果同样的问题你重复来问我,那就是自己不动脑子,学习态度不对,是“再三渎”,老师就不能有问必答了,得攴攴他,敲打敲打,让他反思去。
接下來的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分别说的是蒙卦从最下到最上面的六根爻,这六根爻,从下往上,分别叫初、二、三、四、五、上。
红色的是阳爻,用九表示;蓝色的是阴爻,用六表示。
初六是蒙卦第一根阴爻: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
发蒙的意思和现在说的启蒙开蒙类似,都是开始教育。但启和开是打开门,启蒙开蒙就是把蒙昧打开。而发蒙的发,含义和启、开不一样。
《 說文解字 》
發:射發也。
繁体发字,上面是癶(bō),两脚在走、跑,下面是弓箭和殳(shū),殳是拿大棒子攻击。
从字形演变来看,甲骨文最初没有画弓箭,大概是用标枪之类东西狩猎, 金文加了弓箭。造字本义是发射标枪或弓箭追击猎物。
发是射箭,启和开是打开门,开错了,关上开另一个,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蒙往哪个方向发了,追不回来。
大家想想,我们都给孩子发了什么样的蒙呢?发的方向对不?
蒙卦里发蒙发的方向是:
利用刑人,用說桎梏。
“刑”有认为通“型”字,型是模具模型,就是发蒙之时,适合给孩子树立榜样,建立规矩。也有说刑就是把不好的习性和习惯刑掉,去掉。
“说”通“脱”字,利用刑人,有规矩后,才能脱离牢狱之灾。要没规矩,孩子自然违法乱纪啥都敢干,干完就进监狱了。
发蒙,首要是立规矩,养品行,不当行为严格管敎。
这也是蒙卦的彖里提到的蒙以养正。
蒙昧之时,必须养学子纯正无邪之心,正心正意正念,绝不能敎孩子挣大钱娶美女贪小便宜欺负人。用现在的话说,是三观要正。
为人父母者,想想,自己敎给孩子的三观正吗?你家孩子喜欢欺凌弱小吗?爱打架惹事吗?父母是敎孩子要友善诚信帮助弱小,还是看见孩子能欺负人,父母心下自得:自家孩子厉害,不会吃亏?
孩子进入学校后,老师也要给孩子发蒙树三观,还要改发错了方向的三观。
发蒙立三观,不能由着孩子性子来,这个过程当然不轻松愉快,它是一种“攴”。
九二:包蒙,吉。
包,是人的肚子里有个小孩。
《 說文解字 》
包,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
包蒙,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教育者要象女人孕育胎儿那样包容接纳不同特点的孩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没有分别心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让孩子能扬长避短,发挥特长,不能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这是对为人师的要求。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这三个阴爻说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孩子的不同状态:有求学心意不专,遇到诱惑摇摆不定的;有不能博习亲师,困于蒙昧之中的;也有以童子之心真诚求学的,这种童蒙状态是最好的学习状态。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說文解字》
擊,攴也。
击蒙是攴。
为人师者,既要发蒙,又要包蒙,必要之时,辅以击蒙。
包蒙是有敎无类,宽容接纳,无分别心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是为人师的基本素养。
击蒙是佛家的当头棒喝,是在关键时机对学生的一种特殊的激烈的敎育手段,比如打手心、呵斥,以及非常规点拨等。
击蒙是最上一爻,它以前五爻为基础,以发蒙包蒙为前提,尤其是包蒙的宽容接纳,没有包蒙,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和彼此的信任,击就是乱击,击蒙就是体罚学生。
孩子到了学校里、社会上,不通人事吃了亏,受了欺负,是一种被击,为人师为人父母者,要抓住时机,给予点拨,借助外力,击去蒙昧。
击蒙过刚,不可多用滥用,所以说“不利为寇,利御寇。”就是不可乱击,乱击就和孩子为敌,击蒙是要帮助孩子抵御不好的习性,是御寇,和孩子同一战线,要让孩子从心底里知道你真的是为他好,不是嘴巴上说说“我这都是为你好!”别拿着击蒙的名义行打骂之实,否则击者自己就为寇了。
总结下:
童蒙求我是敎育原则。
发蒙刑人是第一攴,先把三观攴正,中国向来有心术不正者不敎绝学的传统。
渎则不告是第二攴,端正学习态度。
包蒙是对老师的基本职业道德。
击蒙是在包蒙基础上的非常敎育手段,慎用。没有包蒙的博爱深厚,就谈不上击蒙,不过是滥罚。
不知道看完《蒙卦》这篇中国最早的敎育论文后,会不会有家长感慨:哪里找这样的老师啊?
感慨就好了,别伤心,古人对他们的敎育也从来没有满意过。《蒙卦》,包括后来的《学记》都是在一定现实基础上的敎育理想。是理想,所以是用来追求的。
不过,与其追求一个活着的老师,不如先追求自己成为一个别那么蒙的家长,自己要是都还蒙得厉害,你怎么给孩子发蒙包蒙?更别说击蒙了。
不管有没有缘分遇到活着的好老师,我们都可以仰望星空,师友古人,自我敎育,自己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