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的世界

       最近又学习和研读了几本灵性书籍,其中让我感悟较深和最有话想说的是《告别娑婆》和《零极限》。

       《告别娑婆》的作者葛瑞.雷纳通过自身的“奇妙”经历,将他对《奇迹课程》的理论领悟和练习宽恕的心得体会简要直白地进行了阐释,跟传统文化中艰涩深奥的典籍相比,这样的表述方式可能更加适合当今灵修者的胃口。《零极限》的作者乔.维泰利则是通过探访别人的“奇妙”经历,将宇宙的本质和修行的法门娓娓道来,读着很是轻松愉悦,也让人深思回味。

       在《零极限》中,临床咨询心理学家修蓝博士在夏威夷州立医院,通过不会见任何病人,只阅读病历的途径并应用自我清理的方式,在三年内治愈了医院里所有罹患严重精神疾病的罪犯,从而让“夏威夷疗法”在心理学界和灵性领域引起了轰动。为什么不会见病人只阅读病历就能把精神病患者治愈?修蓝博士说,我面对的世界,不管是病历、病人还是其他人事物,全都是我内在世界的反映,我要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我只需要清理投射出外在世界的那部分内在信息,外在世界自然会发生变化。原来,这些病人就是这样被“清理”出院的。

       在《告别娑婆》里,作者葛瑞在反复强调《奇迹课程》教导的宽恕法门,为什么要宽恕,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外在的一切都是自己跟上主(本体、太极、道、真主、自性)分裂之后内在投射出来的幻象。既然是幻象,你还有必要较真吗?既然是自己的创造和投射,你还有必要跟自己耿耿于怀吗?既然没必要较真和耿耿于怀,那就宽恕一切吧!由衷的宽恕能够让你回“家”,让你回归本源,让你最终看到宇宙的真相!


       我们面对的世界——是我们内在投射出来的幻象,这一结论是大多数灵性书籍的理论基础,也是佛学的重要奠基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其含义就是指三界六道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心识所变现出来的。《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可见,在解释我们面对的世界的本质上,不同流派和宗教的表述如出一辙,用《道德经》的话说,大家都在用“非常名”阐释“道”。

       当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德在为消弭宗教之间的沟壑大声疾呼,为实现万教归一和天下大同不懈努力。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和教诲如此,净空法师在新加坡和澳洲图文巴开展的宗教团结运动也是如此。近期声名大噪的尼泊尔灵修少年的事迹广受关注,据透露,灵修少年示现人间,也是为了消除宗教之间的隔阂、实现万法归宗。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如果还执着于哪一个门户高下之争,那就太可笑了。

        时刻牢记我们面对世界的本质,立足于且不执著于长期困扰我们的财色名食睡等“现实问题”,我们才有可能在有朝一日“看见”我们所面对世界的本质。努力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暑假帮姐姐家的小朋友补课。中间休息的20分钟,我让他站起来走走,吃点东西,喝点水,谁知道他直接拿起手机开始打《王者...
    蒋雍雍阅读 667评论 0 3
  • 树的结构 普通树的结构如图所示 3个重要概念 1 Root(根):一棵树只有一个根,可以理解成树的入口2 Node...
    c048e8b8e3d7阅读 243评论 0 0
  • 有一晚,在地铁里,我突然听到背后有人说:“这个包的拉链好别致啊!” 同时,有人在拨弄我背包拉链头,反复 发出悉悉索...
    CC学心理阅读 344评论 0 1
  • 参加《向宗教学智慧》的所有助教21:00集合,顿时签到大厅里热闹非凡,好兴奋呀,时隔两年多再次参与助教工作,看见全...
    吕明超阅读 1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