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去年的某一天,我开始吸烟,到现在烟龄也快两年了,小时候父母家长经常教育我不要吸烟,因为那是坏孩子的专属标签,所以我也就坚守这个原则,从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我心中一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爸爸一直在吸烟,难道他也是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概念一直到参加工作之前,都作为我坚守阵地的原则,不敢有一丝松懈。即使在大学将近毕业聚餐时,因为热闹吸烟后,仍然谨记教诲。直到参加工作后,这种观念才有所松动。
起因是我发现吸烟是一种较快结识同伴的社交方式,很多陌生的面孔,最先聚集到一起的往往是吸烟人群,他们往往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谈天论地,很快就会发掘出其他共同的兴趣爱好。
现在分析这个原因,还是因为吸烟的时间通常是在打发时间,说明那个时间是大家都很无聊的时间,而且似乎一个人吸烟不如大家一起吸来的更过瘾,所以一旦某个人有吸烟需求时,他总会召集烟友陪同,无形之中几个人待在一起的时间就多了,久而久之关系自然要好。
我开始吸烟并非出于这个原因,现在想起来,主要是那个时候加班比较多,一个办公室的大哥吸烟,为了提神醒脑,时间一长,我觉得吸烟是加班的必须配置,所以我也开始吸烟。
从不吸烟到吸烟,我的认知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小时候父母不让吸烟存在这样一个因果关系:因为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们认为吸烟不好,所以他们在吸烟这方面强加一个当时看起来很容易让我理解的理由——“吸烟是坏孩子”。而我认知的方式是因为吸烟会变成“坏孩子”,所以不吸烟。可这种因果认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逐渐变得稀薄,取而代之的因果关系是:因为加班需要吸烟,所以在加班的时候就要准备好烟。
烟吸多了,就感觉离不开了,逐渐发展到有空就吸烟,所有人都认为吸烟有瘾,所以戒烟很难受。当然这可能又是另一种错误的因果认知,因为吸烟成瘾是大家的普遍认知,形成了真理,所以在戒烟的时候一直有这样一种思想阻力存在,戒烟自然很困难。
其实戒烟成功的人有很多,戒烟并非很困难。那些戒烟成功的人,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受到类似于“坏孩子”因果关系的作用。比如医生告诫病人“吸烟还是要命?”,再比如职业要求不能吸烟;女朋友讨厌吸烟等等。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认为吸烟是因为太无聊,或是因为等待、或是因为无法安排短暂的空闲时间、或是因为烟民们通常选择吸烟这样一件能够让自己有掌控时间感觉的事情来做,变得不再那么无聊。比如我在集中精力干一件事的手,在忙的团团转的时候根本不会想起吸烟这件事。
所以认清因果关系,才是戒烟的关键,找到自己打发时间的合理方式,戒烟应该不是难事,想吸烟的时候运动一下,或者是嚼口香糖,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样的道理,所有事情都应该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认真的考虑因与果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比较缺乏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分析因果,某种层面讲还是认知不够的问题。那么提升认知又是我们迫切需要的,我想试错是一种比较有效但看起来比较笨的办法,毕竟实践出真知,就像现在的我正在集中精力思考如何把我的这种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没空想到吸烟。
我在尝试戒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相信很久之后(因为要检验戒烟的成果),我还会进行分享,总结自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