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的课结束的第六天,我听了四遍,改了三版导图笔记,看了简书里小伙伴们输出的几百篇作业,却依旧没有开始我的作业,why?
定位的问题对我的困扰由来已久。2014年二宝出生,我从工作了十余年的企业培训岗位退出回归家庭,我就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份事业可以让我兼顾家庭?15年花了一年的时间系统学习儿童心理学,上了好多育儿课程,拿了二级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学校讲师若干证书;16年开始一边给企业做内训顾问,一边开始做正面管教讲座,一直想把重心转移到家庭教育领域,但因为招生难,投入大于产出的问题,我一直没有放下企业顾问的工作。后续我要怎样发展?擅长的,喜爱的,我该如何取舍?这一考虑就考虑了快一年。
因此当看见潜能营的招募文案时,我觉得这就是我需要的名师指路啊,所以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头几天入群还没开营的时候我真的是无比焦虑,从没有哪个社群一天成百上千条聊天记录,根本来不及爬楼,我甚至在想我是不是选择错了,直到看到三月姐不停的提醒“不要焦虑,错过的都是不重要的”,隔着屏幕,我感受到敏妈那颗善解人意的心,觉得有这样的社群负责人,这个群应该错不了。慢慢的,每日一问,每天回答一道设计温暖的问题,我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这个群。而4月30日的开营仪式就是一场狂欢,让我觉得能和这样一群充满学习的热情激情的人们一起共同成长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
5月1日晚大叔2个小时的课程,更是让我觉得当初的选择无比正确——课程里没有太多的鸡汤,满满的干货都是老司机的经验复盘,心血总结。于是循着老司机的指点,一步步梳理我的纠结。大叔的定位课程,最触动我的有两点,一个是对初心的强调,一个是对精进的理解。
大叔说“所有的可能都要靠初心去衡量,回到初心,问题会变得简单纯粹”,我的初心是什么?说到初心,就不得不说到大叔提出的伟人、牛人、凡人的概念,三种人我到底选择做哪一种?伟人离我很远,牛人和凡人,到底哪个是我的追求?曾经以为自己是要做牛人的,不管做什么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的我不是奔着牛人去的还是什么?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大叔说做牛人,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舍弃陪伴家人的时间,甚至要忽视掉身体的健康去打拼。扪心自问,我做不到。在自己心中的排位,家庭始终是在事业前面的。那我只能做一个凡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到岁月静好。那什么是自己喜欢的?最好是和家庭有关,和育儿有关的,这样我就可以所学为所用,所用所感为输出,形成良性循环了。所以我的初心是找到一个可以与照顾家庭,陪伴孩子成长相辅相成的事业。
结合这个初心,我要如何定位?大叔以能力水平和风险偏好为纵横轴,划分了四个策略。
那么我的策略是什么?升级赛道?企业内训顾问的工作花费我很多时间和精力,我很难兼顾家庭,结合我的初心,虽然这个工作的收入还不错,但还是果断放弃——这一点似乎与大叔说的射离钱最近的气球相矛盾——当初心与收入不可兼得时,应该如何取舍?我的选择是守住初心,我始终认为一个家庭总要有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在我家我主内,在赚钱上我不需要承担养家糊口的压力,可以比较任性的选择跑道,按自己的爱好将重心转到家庭教育领域,因为这个领域与我的顾家育儿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按照大叔的观点,家庭教育这个领域绝对是市场规模大,交易频率高,交易价格高的——打住打住,这个领域大叔可不推荐进入哦,因为这个市场太多人瞄准了,你凭什么和别人拼?也正因为如此,我整整一年都在两边徘徊,没能下定决心完全转向。因为家庭教育领域并不好做,面包与梦想无法兼得。一六年我做了很多场公益家长课堂的讲座,也开了很多体验课,可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为啥?因为不好意思杀熟……但不可否认,家庭教育领域绝对是一块很大的蛋糕。我的正面管教导师虫虫就是一个很会赚钱的行家,也是因为她,我才知道有知识IP,也才会加入潜能营。但是我不是张宏武,做不了正面管教第一人;我不是虫虫,线上线下全面开花,吸粉无数;我不是小影,妙笔生花,日更好文……那在这个新跑道上我要怎样开始起跑?做一个微课?喜马拉雅、大V店、千聊关于家庭教育的微课无数,各领风骚;写公众号?育儿公众号没有上万也有成千,活得好的都是有特色的,那我的特色是什么?
大叔的建议是要先找到潜能市场,然后在潜能市场中找到自己能做的,杀进去,方能成功。那么在家庭教育领域里,有哪些潜能市场?按照大叔的观点,要找到市场空白点切入,而且找到的点越细越容易卡位成功。那么家庭教育这个市场的空白在哪儿?业务类型?线上线下遍地开花;用户群体?针对家长的,针对孩子的,针对老师的,针对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的课程也都应有尽有;定价从几块到几千、几万的也都覆盖了;我也只能从产品类型空白和服务模式空白上入手了。
除了课程,我还能打造什么产品是这个市场上还没有的?除了传统的开集中班,线上课,我是否可以支持一对一的专业服务?在这两块有没有什么是我擅长的?
( 第一次动笔,卡在这里了。到群里吐了吐槽,打了个卡,关了手机继续。按照天赋论,一条条的写下来,于是画了下面这张图。)
我是谁?我是一个俩宝妈妈,我爱看书,爱写读书笔记;我爱讲故事,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也爱把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讲给朋友和学员听,我的声音还算好听,也许在别人写文的时候我可以说故事,像凯叔讲故事一样,把我自己真实的两宝育儿故事讲给和我一样的多子女父母听。我可以给自己一个这样的标签“讲真实育儿故事的俩宝妈妈”,再加一个副标签“厚脸皮的话痨”,嗯,因为故事是我家的,绝对独一无二,无法复制,这算专属标签了吗?十几年做培训,做顾问的经历,让我也很擅长倾听,愿意听别人说;心理学的学习让我比较习惯体会感受,与人共情,也许我可以搭建一个交换育儿故事的平台?“说故事听故事,以心换心”?这个广告语如何?求大叔诊断,两个方向,一个做产品,一个做平台,哪个更合适?
用劲了我的洪荒之力,总算是找到大致的方向了。如果是以前的我,肯定要开始准备打磨这个定位所需要的各项技能了,至少得买一本怎么讲好故事的书看看吧,或者是参加一个如何运营平台的微课——幸好大叔及时出现,给出忠告“很多人把精进等同于打磨技能,却忽视了积累势能”,就算你有好故事,好产品,但没有好渠道,好人气也是白搭。所以要在打磨技能的同时想办法打造影响力。怎么开始?先找个好平台,把故事放上去,哪里合适?自己想要听音频节目,第一个选择还是喜马拉雅,所以还是从自己熟悉的平台开始吧;然后拉下面子,在朋友圈广而告知,王婧要开始讲育儿故事了,有钱的请打赏,没钱的请转发。。。。最好还能找个业内的大腿抱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名字,让更多人知道我会讲真实的育儿故事,潜能营是个好机会。。。。。。
理清楚这两点,我觉得999的学费花的太值得了。这还只是开始,且不说大叔的课上位的部分我还没进行参悟,还有十一位大咖没出现呢,我就看清了我的初心,把困扰我一年的问题理顺了,后续还会怎样,我无限期待。
更何况这个训练营,不光有课听,课后还有人逼着交作业,像我这种拖延癌晚期患者都能提前完成作业,挺感谢敏妈团队的,逼着逼着就把我的思路给逼顺了。不过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我还是先从录个小故事开始吧。
交作业,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