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去年上了1年级,每晚的辅导作业总是会发脾气,但事后自己也复盘过,好像我真的也并不是一个非得期待她成龙成凤,学习必须拔尖,做一个100学生。可是,为什么就是忍不住呢,发起脾气来,有时候甚至真的会有脑充血的感觉,网上那么多辅导作业把自己爆炸到脑出血的父母,每一次我也有害怕。我开始看《松弛父母课》,开始到处搜罗和孩子的相处之道。在今年一整个暑假的70多天里,绝大部分的时间,我们之间的相处都非常的友好和充满爱,孩子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变化了很多。偶尔的两次急躁和发脾气,我也都会给自己找理由,好像都是在怪孩子没有给到我良好的,想要的回馈,所以导致我怎样怎样。。。。。
今年一开学,二年级的孩子,果然长大了很多,突然就开始要求自己一个人睡觉,早起再不用反复催促,早餐也能迅速完成且吃的还不错。学校作业也好,“妈妈”牌作业也好,提出的要求90%都能良好的完成,今年提出的每天9点睡觉也基本上都可以落实到位。我也知道,这样的孩子已经算是非常省心的崽了,我也总以为是我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正确,她才会这么让人省心。
就在昨天,因为中午回家肚子疼,下午又是两节无关紧要的音乐和体育,就给她请了假,让她在家休息睡觉。趁时间把作业完成,这样晚上就能早点做完休息,睡觉。可是下午给她打视频发现她在看平板(我就脑补觉得她是看了一下午),晚上回去发现她感冒了,检查作业的时候,有一题她的答案是正确的,因为是开放性的题目就让她口述再对我说一下其他答案,可是她就是想不到,反复绕圈圈,绕不到我想要的那个答案上去。结合看平板、感冒的事情,脑子里的火一下子就冲了上来。遇事,我开始吼叫,期间脑子里仅有的理智拉住我,让我平静,但是她眼泪一打转,我的脑子里就像添了一把柴火一样,更加怒火中烧,开始拍桌子,听到她的哭腔,我甚至还有动手的冲动。虽然最后没有,但是自己已经气得不行了,以至于后面再做其他的作业,阅读也好,计算练习也好,孩子的情绪也受了影响,计算错误率明显高了。她情绪也不好,我似乎越来越气,开始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的气。9点半,结束学习,孩子一句话没有说,自己进卧室睡觉了。我也不想去陪她,我也想静静,平复一下。
可是,在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问自己,到底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暴躁,孩子哭,委屈,当妈妈的不是应该心疼吗?为什么,我那会儿的情绪是烦躁不安,是想揍她的冲动。我,是不是不爱她,是不是平时对她的所有都是在给自己伪装,自己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她,心疼她,爱她。看似一切的起因是因为一道题目,可是这道题,她本身答得是对的呀,我只是想让她再有个其他思路,她想不到我心里的答案,我就火了。而且,火到压制不住,越来越暴躁,那就是我的问题了,我是一个成年人啊。
我开始考虑,究竟是我对孩子没有耐心,不会和她相处,对她要求太高,她总是在拖后腿,还是,我本身自己的性格太急躁,太焦虑,没有耐心。第一次从这个视角开始想问题的时候,我反而发现,孩子的问题真的不大,至少她不是一个有很多问题的孩子,反而是我自己,太需要改变,需要成长,需要学习,需要平和。
最近这两三年,我自己也觉得自己的性格变得面目全非,和30岁之前的我完全两个样。急躁是妈妈常说我的一个词,从22年那次和父母的争吵开始,我变了太多,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的父母没有那么爱我,原来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原来我可以一切做决定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建议,原来别人的否定只是因为我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事情。。。。。。原来,好多原来不知道的道理都在那一次吵架后,清晰了起来,我开始重建自己的人生观,重建自己的性格,也会有极端,比如,一点受不了父母的说教,一点接受不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听不得他们对我生活的任何指手画脚。反复的烦躁,让我越来越没有耐心。。。我知道,到现在,3年了,那次吵架带来的“后遗症”,还在持续的在我生活中发作。
没有耐心、焦虑这一点,近几个月自我感觉愈发明显,小到长篇文章快速浏览,记不清任何细节,看不下去具体内容,无法做到深入思考。大到上路开车,开口就骂,看不惯任何一个挡我前面的人;生活中与家人相处,3句话对方若get不到我的思路,就不想辩解,心里一团闷气。
所以,这是我自己的问题。32岁的我,该如何去成长自己,如何来改变自己的状态。
最近刷到董宇辉说的另一段话:注意你的语言,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会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会决定你的人生。
32岁,还不晚吧,如果现在开始要求自己,自律自己,还能改变的过来吧。只有我先好了,我的孩子才会更好,我的家庭才会更好。放过自己,重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