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范小青的作品,总体感觉是比较轻松的。范小青是江苏省作协主席,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是科班出身的作家。学中文的人通常文字功底比较扎实,这一点从她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
国庆节前从南图借了两本书,一本是范小青的中篇小说集,里面一共收录了16部中篇小说,一本是《莫迫桑文集》。今天上午在半寐的状态中看完了范小青小说集中的最后一部小说。她的小说,情节、文字以及故事构架给人有一种举重若轻之感。小说写的都是平常人,寻常事,但却能把简单的人和事写的入情入景,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亦仿佛发生在昨天。
由范小青想到了一个人——鲁敏,她是江苏省作协副主席,半科班出身。鲁敏毕业于邮电学校,分配到邮局工作,后参加自学考试,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取得本科文凭。曾看过她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她在南京师范大学上自考补习班期间的事。当她在补习班上认识的一个女孩问她今后有什么打算时,鲁敏说,她感觉自己以后要写些东西了。
由鲁敏又想到自己,想到了当初——二十多年前,在南大上补习班的事。一个人下了班骑自行车赶到南大,在宿舍区内买过一份五块钱的盒饭,荤菜是蛋饺。上课前坐在后排的两个女子为了争座位还吵架。还有一次在教学楼看书,进教室门时里面有十来个学生,自己也没在意,走到后排坐下来就一门心思的看法律书。大约半个多小时后,发现教室里来了个老师在讲课,自己一个局外人,坐在教室里内心着实有些惶恐。
还记得一次中午在南大食堂边吃饭边看书,一个人走到身边喊了我一声,抬头看竟然是厂里的同事。他和我都在设备科,他是同济大学毕业应聘进厂的,在科里干技术员,是干部。我是中专毕业进厂的,干机修工,是工人。我俩平时虽每天在一间厂房内上班,但工作上没有什么交集,想不到会在南大的食堂遇见。
时间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老了,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年纪了,客观地说,一只手快要摸着棺材板了。每当自己回想起往事时,内心总是有些感慨,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不过,岁月在身上的沉淀,也让自己活的通透了,原先看不惯的、放不下的,也都能看得惯、放得下了。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成了余生的信条。
其实人生不就是这样么,有些道理,年轻时悟不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悟的到,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开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