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有这么一个朋友,他老是猜不透别人说的是什么。比如有一次,他中午跟同事一块吃饭,无意间聊到了他们主管,他同事只是简单提了几句主管的发家史,结果他在那大聊特聊说:“咱们主管太抠门了,平时连奶茶都不请我们喝,还有上次团建吃饭的时候还AA,作为主管不能大方点吗”。当时同事在旁边一直眨眼睛给他示意,让他别说了,没想到他以为是同事眼睛有问题呢,还问:“你眼睛咋啦?”
结果这事情被有心人听到,报告给了他主管,最后这个主管啥也没说,只是对我这位朋友作冷处理了,以后有重要培训或者什么升职的机会都没再考虑过他。
这就是我们因为看不透别人心吃得亏,那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看透别人的心思呢?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几本书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方法。
其实里面的内容简单总结就三个方法,看对方的微表情,看对方的身体语言,还有看透对方的话中话。
1、先来聊聊看透别人心思的第一个法则:看对方的微表情。
说到微表情,其实就是我们下意识流露出的情绪,续时间很短,经常是一闪而过。我曾经就吃过不懂微表情的亏。
刚毕业那会,曾经加入一家销售公司做业务员,有一次去见客户,简单跟客户寒暄之后,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可能是当时出于热情,也可能是想表现自己,我就在那滔滔不绝地介绍,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什么好处,你买了我们的产品绝对不会吃亏等等一系列话。
其实我当时没注意,客户在谈话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挑右边的眉毛,其实这是代表客户有问题,想问一下,但是我只顾着展示公司产品有多好,最后把客户得罪了,结果最后客户来了一句:“我一会有个会要开,那咱们再约个时间一块聊。”其实我当时还有点傻,以为真的有下次机会能跟客户继续谈呢。
这就是不注意微表情的亏。
想看别人的微表情,其实看别人的眼睛,眉毛和嘴巴就够了。
刚才我们知道挑右眉代表着对方有疑问,如果我们在这谈话的时候,可以适当停一下,问问对方:“你现在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给你解释一下?”而如果当一个人眉毛都往上挑的时候,代表他可能遇到一些自己害怕的事情,我们这时候可以好好安慰对方,让对方别担心。
看别人眼睛,我们可以注意下他的眼神是向左看还是向右看,眼睛向左看的人大多是在回忆,而向右看的人则更多人是在想着怎么说谎。
曾经就有朋友利用这一招测试出员工的心里话。他手下有个员工最近工作老是不在状态;他就抽个时间问了:“某某,我发现你最近上班的时候老是不在状态,是不是有什么事啊?”结果这个员工看着朋友的眼神想了一会回答说:“最近家里确实出事了,我妈病了,我一直担心我妈的身体。”我朋友当时注意到他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往右转,就知道他在撒谎,加上这个手下最近一直在聊农药的事,就猜测他很可能最近熬夜玩农药了,也没多说啥,只是好好安慰了他的手下,还好他手下也注意收敛,之后没过几天就好好上班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对方的嘴。
而如果对方一直在抿嘴的话,其实这是一个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一个人在做这种表情时,其实他的内心正在选择,或者煎熬。比如你在销售你们公司产品的时候,这时候看到对方在抿嘴,你可以适当加压一下,说你们公司这个产品马上要涨价,或者卖完就不卖之类的话,适当地逼迫对方尽早做出决定。
2、再来聊聊看透别人心思的第二个法则:看对方的身体语言。
如果一个人跟你聊天的时候一直抖脚或者跷二郎腿,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不会觉得这个人太随便了,对你不重视呢?其实并不是,抖脚其实因为于精神不安与紧张,说明对方心中一直期待着某种东西,当期待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这种动作就会持续不断。
我曾经因为这个抖脚的事情犯过错误,曾经在某家餐饮公司当主管,但是我手下有个员工,最近老是迟到。我就趁着空闲的时间找他聊聊,在聊的时候,他可能是怕我辞退他,就一直保证下次绝对不会迟到了。但是聊的时候,我发现他一直在抖脚,当时我特别反感别人说话的时候,抖脚直接劈头盖脸地把他批了一顿。
事后,我才了解到,他是那几天女朋友出了点小车祸,他要忙着去医院照顾女朋友,他想着跟我解释原因,但是又害怕不能及时上班,而让我对他的印象分变差。
其实除了抖脚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潜在意思,还有手势。比如交叉抱着双手,这是一种典型的防护姿势,因为两手在胸前等于表达一种拒绝或否决的情绪。这种动作给人的印象既不自信又不友善。
曾经有段时间参加聚会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地交叉抱着双手,我自以为这样的姿势很酷,没想到很多人在聚会的时候根本不敢跟我聊天,跟我聊得也就是我特别熟悉的朋友,后来我了解到了双手交叉抱其实是拒绝别人的意思,我就开始在聚会的时候,放下交叉的手臂,再加上神态放松,结果在聚会上愿意跟我聊的人渐渐就多了起来,也因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还有每个人都有自我安慰区,女生的自我安慰区是心口,男生的自我安慰区是脖子。比如说你要招人,在面试的时候,要面试的人在介绍自己以前的工作业绩的时候说;“我去年独立完成80万的大单,前年完成了60万大单,在公司业绩都在部门前三名。”他在说话的时候,一直用手摸摸脖子这其实就说明他很可能在说谎,他说的话有点水分。至于水分有多少,还要让他具体介绍一下订单的详情,才能判断。
3、再来聊聊看透别人心思的第三个法则:读懂对方话外音。
读懂对方的话外音,这个虽然有点难,但是不是没有办法。
首先当你并未及时get到同事或者上级的真实意图,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对方的话来拖延一下时间。
比如主管说:“某某啊,你看我们部门这几个月都没举什么团建活动,你看是不是抽个时间办一下啊!”
这时候你没get住主管的话外音是想让你举办团建活动,这时候安全的做法是说:“老板,你的意思是想最近举个一次部门团建吗?”简单重复主管的话,之后顺着对方的话去回答。
比如主管问你:你的英语口语还不错吧?
你这时候有2种回答,一个是我英语不咋滴,另一个是我英语还不错,领导有什么指示。
其实主管对下属英语行不行,他还能不了解嘛?也许她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陪一下要来公司参观的外宾,给你个表现机会。
所以在重复对方的话之后,我们可以顺着对方的话去说,当然有时根据语境的不同,对方的期待会有所不同。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问话中的方向是一种自然而然地流露,你只要能把握住这种方向就行,然后去猜测对方的意思。
如果实在猜不出来,你可以用最少的语言先接受老板或同事的指示,也就用简短的“嗯”,“好”之类的话回应一下,然后在你有时间思考时再去复盘老板或同事的话到底什么意思。当你最终想通想透的时候,下次再次遇到类似的场景时,你的准备就会为你的表现加分。
最后,总结一下,快速看穿别人思想的三个法则:
读懂微表情,看懂身体语言,读懂话话外音。
第一个法则,从别人的眉毛开始观察,看对方的眼睛,嘴都可以看出对方的潜在意思。
第二个法则,仔细看对方的腿是不是在抖,再看看对方的手势。
第三个法则,简单总结重复对方的话,顺着对方的意思回答,实在猜不到对方的话外音,那就简单回应一下,有时间的时候去复盘一下。
掌握了这三个法则,相信你能跟人交流的时候快速看懂对方的想法,让你的工作生活发展地更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