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龙(学名:Iguanodon),禽龙科禽龙属动物。它是大型鸟脚类恐龙,身长约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者;后肢发达,直立高约5米,从头部至尾尖长11米;尾巴粗重,起平衡作用。它们具有草食性爬行动物的牙齿,舌头肌肉发达,可推动嘴部的食物,而不能抓取食物。它们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6500万~2亿年),化石发现于欧洲的比利时、英国和德国。
简易版禽龙类演化树,由诺曼在2004年绘制。左侧上下分别为:禽龙类、禽龙超科;右排从上到下依序为:棱齿龙、腱龙、查摩西斯龙、橡树龙、弯龙、禽龙、豪勇龙、高吻龙、原巴克龙、鸭嘴龙科。禽龙类演化支的名称来自于禽龙,禽龙类是鸟脚下目中非常普及的一群,生存于中侏㑩纪到晚白垩纪。禽龙类除了禽龙以外,最著名的属包括:橡树龙、弯龙、豪勇龙、以及鸭嘴龙类。在较早的资料中,禽龙科是个独立的科。禽龙科传统上被当成“未分类物种集中地”,包括鸟脚下目之中,不属于棱齿龙科也非鸭嘴龙科的物种。事实上,卡洛夫龙、弯龙、刃齿龙、康纳龙、栅齿龙、木他龙、豪勇龙、原巴克龙,以上恐龙经常被归类于禽龙科。随者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的出现,禽龙科被认为是并系群,而以上这些恐龙成为往鸭嘴龙类演化的演化支上的不同发展支系,而非单一演化支。类似禽龙超科的名词,仍在科学文献中被当成未定位演化支使用,但许多传统上的禽龙超科恐龙被分类于鸭嘴龙超科。在演化树上,禽龙位在弯龙与豪勇龙之间,禽龙可能是演化自类似弯龙的恐龙。杰克·霍纳(Jack Horner)曾经提出,基于大部分的头颅骨特征,鸭嘴龙科可分为两个关系相远的生物群,禽龙属于头部平坦的鸭嘴龙亚科支系,而豪勇龙则位在有冠饰的赖氏龙亚科支系,但这个观点已被否定。
发现过程
禽龙牙齿与现代鬣蜥的牙齿图解,来自于曼特尔在1825年对于禽龙的研究禽龙的发现长久以来被视为传奇故事。在1822年,吉迪恩·曼特尔(Gideon Mantell)与妻子玛丽·安(Mary Ann)在拜访一个病人时,玛丽·安在英格兰萨塞克斯郡卡克费耳德村的蒂尔盖特森林的地层中发现了禽龙的牙齿。然而,没有证据可以显示曼特尔带了他妻子一起探访病人。而且,曼特尔在1851宣称是他自己发现了这些禽龙牙齿。但并非每个人都认为这故事是假的。不管当初事实的真相是如何,曼特尔回到当地寻找更多化石,并请教当时的化石专家这些骨头属于哪些动物。大部分科学家,例如威廉·巴克兰(William Buckland)与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认为这些牙齿来自于鱼类或哺乳类。然而,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一位博物学家山缪·斯塔奇伯里(Samuel Stutchbury),认为这些牙齿类似鬣蜥的牙齿,尽管体积是鬣蜥牙齿的两倍大小。曼特尔直到1825年才对他的发现进行描述,并将研究结果与化石交给伦敦皇家学会。
1840年在英格兰梅德斯通发现的禽龙化石在确认过这些牙齿与鬣蜥牙齿的相似处后,曼特尔将它们命名为禽龙(Iguanodon);在希腊文里,iguana意为“鬣蜥”,odontos意为“牙齿”。曼特尔基于异速成长理论,而估计这动物的身长接近12米。
曼特尔最初是想将它命名为Iguanasaurus(鬣蜥龙),但他的朋友威廉·丹尼尔·科尼比尔(William Daniel Conybeare)建议这个名字比较适合鬣蜥本身,而Iguanoides(似鬣蜥)或Iguanodon(鬣蜥牙齿)是更好的选择。曼特尔当时忘记取种名,所以在1829年,弗里德里希·霍尔(Friedrich Holl)将禽龙命名为I.anglicum,后来修改为安格理克斯禽龙(I.anglicus)。
1834年,肯特郡梅德斯通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标本。曼特尔马上便取得了该标本,他从牙齿辨认出它属于禽龙。他犯了一个著名的错误,将一个角状物置于鼻部之上。后来所发现的保存状态更好的标本,透露出该角状物应该为拇指上的尖爪。在梅德斯通所发现的标本,与岩石一起在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展示中。在1949年,梅德斯通当地为了纪念这个发现,将一只禽龙放在当地的纹章上。这个标本被认为与在1832年由克里斯蒂安·埃里希·赫尔曼·冯·迈尔(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所命名的曼氏禽龙(I.mantelli)有关联,汪迈尔命名曼氏禽龙来取代安格理克斯禽龙;但事实上,发现安格理克斯禽龙化石的岩层,与曼氏禽龙所处岩层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