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罗胖的产品心法》
人类社会中,儿童的角色经历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孩子是带有上天信息的人。你读中国的古书就会发现,童谣是重要的政治预言;
第二个阶段,孩子只是没长大的人。在中国传统的知识教育当中,我们都知道有一种读物叫童蒙读物,像《三字经》、《千家诗》,可是请注意,那些东西从来不是为孩子专门生产的,它本质上是用来识字的,和那些大儒享受的是同一套价值观;
第三个阶段就是现代社会,我们为儿童配置了一整套属于这个阶段的文化和语言,整个人类的商业文明也围绕着儿童这个独特的阶段运作起来了;
我个人有这么一个判断,儿童在整个人类文明当中的第四个角色很可能会到来。它是一个回潮——儿童被当做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人来对待。
前年脱不花发现自己怀孕了,她第一个反应是,我们家来了一位房客。
我觉得脱不花定位的这个亲子角色非常准确。我们跟孩子的关系——他不是我们生命的延伸物,也不是我们的产品,更不是我们必须要控制的一个对象,他就是我们一个长达十八年的同宿舍的舍友。我们会陪他走过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给他提供最关键的帮助,但是他是他,我是我,我们是两个平等的人。
孩子是真正的身在斗室,心在四方的旅行者
对我们成人来说,信息是一堆关联,任何一个人物出现,你能够联想出一大堆的联想词和关联词。我们老了,我们用自己的奥卡姆剃刀原理,用我们的理性,用我们的注意力判别,实际上已经把世界简化得一塌糊涂。
但这种简化的模型,一定是合理的吗?
不一定。在儿童的世界里,所有信息都是扑面而来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创造性的机缘。
过去我们以为孩子是一个独特的族群,我们应该给他最适合这个年龄的东西。可是如果你抱有这样的一个念头的话,你实际上无法应对一个场景,就是孩子的求知冲撞。
孩子问你一个问题,什么是死,什么是菩萨,什么是佛教,你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你会发现你没法回答。因为你觉得孩子只应该读喜羊羊,你对这些问题是没有准备的,他一旦冲撞过来,结果一定是你糊弄一下得了。但你只要糊弄一次,他就再也不到你这来找答案了。
在知识育成的道路上,父母对孩子到底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有一个特别不光明正大的理由——提供孩子炫耀的工具。
我至今记得,我小学三年级开学前的一个晚上,我坐在我们家的方桌上,我爸妈坐在两个小马扎上替我把刚刚从学校领到的书包上书皮,他们把每一本书封皮上的两个字都做了美术字的处理。当时有一门课叫自然,我爸把自然的“自”,画成了一个月亮,把“然”画成一个地球。
当天晚上我当然觉得很好玩。但这个动作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是,第二天上学我炫耀感爆棚。大部分同学,父母哪管给他包书皮,即使包了书皮,怎么会有人画成美术字?父母对你这样重视,给了你最好的东西,这就是一个炫耀的资本。从此我就觉得,好学上进是非常厉害的事。
父母在孩子的一生当中应该承担教练的角色
第一是把坏东西帮你挡出去,第二就是给你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父母应该把广袤的世界,像布置一道风景一样,摊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自己去挑。
关于朗读这件事,有一个教育家朋友告诉我,他说给孩子讲故事是一个好方法,我们要承认讲故事的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尝试让孩子去听他暂时听不懂的东西,而且不要试图解释,他不问,就不解释,也不要求他全神贯注,他可以一边玩玩具,一边心不在焉地听,听不懂也没关系,他自己会从中拿到他想要拿到的东西。
朗读就是你给孩子营造一个环境,就像咖啡馆桌上的一个小摆设、橱窗里精良的布置,或者街心花园里经过修剪的花草,孩子可能没有注意过。但精良的环境,对孩子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成人完全无法理解的。
社会学上有一个词,叫“后喻时代”。现在一个三四十岁的人,他玩游戏真的要请教十一二岁的孩子,这个后喻时代的效应会愈加明显。一个二十多岁的父母,在很多领域,你真的不知道你的孩子能够告诉你什么。
孩子的世界只是和我们不同,而并不是更弱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