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上三岁十个月的儿子突然问我一个问题:“妈妈,你会把全世界的爱都给我吗?”我听后突然愣住了(那一刻我想的是:咦,怎么突然冒出这句话?),然后抱起他看着他说:“会啊,妈妈特别爱你,会把全世界的爱都给你。”他听后就爬到卧室的窗台上,对着窗外做出挥手的动作,并嘟囔着:“爱都来吧,爱都来吧。”看到他的动作后,我感到好笑的同时,也有些许担心刚才的表达。就赶紧抱起他说:“天天,妈妈会把妈妈全世界里的爱都给你,路上的人会把他们的爱给他们的孩子。”他听后似懂非懂的玩去了。过了几分钟又来了:“妈妈,爱是什么呀?爱在哪里呀?我怎么看不到。”我被他问住了,然后又抱起他说:“爱在妈妈的眼睛里。”他爬在我身上在我眼里看了半天说:“妈妈,我怎么看不到呀。”“儿子,爱是需要感受的,你感受到妈妈眼睛里满满的爱意了吗?”他说:“是,我也爱你。”然后玩去了……
(请原谅下一段的跳跃)
今天早上参加了萌萌老师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的线上读书会,这周共读的是第四章“无伤害”,在这章中有一小节是“零惩罚、零奖赏的养育观”。当谈到“奖赏”和“礼物”时,萌萌老师说:她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想要礼物”的需求时,被满足了的孩子其实对礼物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
这时我想到了儿子,在近段时间里,他出现了“拼命”想买玩具的行为,几乎每天都想要买一个玩具。所谓“拼命”可以追溯到前段上幼儿园,下午接他时,刚开始他偶尔会着急去到门口的小卖部要买一个玩具,那时我表明:“今天我们不能买玩具,因为家里的玩具已经太多了。”他听到后会说:“那选择一颗糖吧。”到后来如果我说今天我们不能买玩具,想要抱走他时,他会出现大声哭闹的行为。还有只要我们去超市,他都想去玩具区看看,想要买一个玩具。这件事让我有些苦恼,一方面担心他养成了一直买玩具的习惯;一方面他的玩具太多,在家里收拾起来很麻烦;一方面频繁买玩具的经济支出,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能接纳的问题。
我又想到了有一次在幼儿园门口买了一件玩具,玩具做工特别粗糙。当时我表达了不想买这个玩具,因它看起来很粗糙。但天天一直站在那儿,我出于面子上的不好意思,就给他买了这件玩具。他拿着玩具玩时,我说:“天天,这件玩具质量真的不好,并且价格很贵,我们下次可以在网上发货,价格优惠,并且质量会好一点。”他听后说好的。但后来有一次他在网上看了一辆坦克车的玩具,他爸爸加在购物车里忘记付款了。那几天他只要去店里,就去找快递盒子,并想拆开看看是不是玩具。这时我会说:“快递还没回来呢,还在路上……”这样反复了几天后,有一天他爷爷来了,想要带他去超市,他不想和爷爷出去,这时爷爷说给他买一件玩具,我也因为当时有工作要做,就“怂恿”:“天天可以和爷爷一起去买一件坦克车的玩具,妈妈就不从网上发货了。”他答应后去了超市,买了坦克车的玩具。
这件玩具玩了两天后,他又开始在我手机上扒拉,并问:“妈妈,我的玩具到了没呀?”我说:“哦,你还想要那件玩具,但那天爷爷给你买了玩具后,妈妈就没有再发货了。”他听后就有些生气;“怎么还没发货呀……。”
写到这里时,我突然意识到了我的语言方式:“今天我们不能买玩具……。”其实这就是一个解决方案,也是结果,当孩子听到这个结果时,他是很失望的,并且因为他有需求但因为没有钱、不会操作等原因自己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又做不了主,同时他也是无力的、无助的。孩子刚开始选择了用另一个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这个需求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后来因为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就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且一直在找机会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去超市时就去玩具区)。
现在我也想到了儿子为什么突然会问我关于爱的问题,他的意识里:妈妈会把全世界的爱都给他,这种意识来自绘本故事里,来自平时父母的语言,来自老师的引导……妈妈爱我应该给我买玩具,为什么就是没有买呢?儿子真实的需求并不是想要那件坦克车玩具,因为爷爷已经买了那件玩具,他是想通过买玩具来确认妈妈是不是爱我!
安心老师曾说:在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时,或者未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时,孩子就是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难道是——父母必须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吗?答应肯定是否定的。父母首先对自己的需求负责,才能对孩子或他人的需求负责。也可以说,父母首先要让自己舒服,才有能量去照顾孩子、照顾家人。
回到天天要买玩具这个事件里,我可以真实表达,经常买玩具对妈妈的影响是什么,妈妈的感受是什么,同时也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商量出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是天天可以接纳的,也是妈妈可以接纳的。比如:早上我和天天一起在网上选了他想要的玩具,付款发货。并且向他表达了,家里的玩具柜里有好多玩具,妈妈打扫、整理、擦洗时会感到很累,并且最近妈妈不上班,没有太多的零花钱来买玩具。孩子一上午都是开心的,虽然玩具并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