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的孩子,天天上网,天天打游戏,一有钱就不见影子了,不好好学习。父母们急着想改变自己的孩子,却不知道,是他们z自己的原因,导致孩子变成这样,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话,就得先改变自己。
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在给孩子爱。孩子考试没考好,就会说:“你怎么才考这么点分数?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天天就知道玩,这样能考好吗?”“你丢不丢人……”你是否有和孩子一起坐下说:“来!我们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是概念不清?是思路不清?是超出年龄所能接受了?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孩子心理年龄不到?
但很多家长,往往什么都不知道,就知道一点:孩子不好。说这么一大堆话之后,你还说自己是基于爱孩子,为他着想才这么说,为了孩子操碎了心。是的,你只是在你的角度上爱孩子。但孩子不会这么认为。他会指责你,抱怨你。孩子的心态是:“你不让我玩,我偏要玩;你让我好好学习,我偏不学。反正你说我傻,说我笨,说我没出息”孩子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潜意识是这样抵触的,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这样导致了孩子的问题。
很多人会想为什么我们跟孩子的对话都变成了这样,那是因为我们自己从小就是被指责长大的,就像打孩子的父母,小时候也挨过打一样。
人类不可以没有爱,人类有一个最根本的愿望就是获得爱与被爱,关注与被关注,认同与被认同,自我价值感,尊重以及安全感,这几样东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不管是一个小孩,婴儿或是一个成人还是老人,都有着这些最根本的心理需求,而这样的需求不取决于你做了多么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