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物质逐渐提高,可我们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反而越来越焦虑。穷人焦虑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些我们眼中的富人也开始焦虑了起来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富人怕失去他们的财富。正所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相迎,一旦落魄时,就会人走茶凉了”,社会太现实了。所以,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摆脱不了焦虑缠身的魔咒。那到底有哪些原因导致我们这么焦虑呢?
攀比心
如今的社会,攀比心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行业,像一个恶魔的魔抓要伸进每个人的心扉。
打开电视、电脑、手机,每天的新闻里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明星、富豪之类的新闻,相比起他们的生活--一个包包可能都得十几万,你再想想自己今天上班中午吃什么盒饭,顿时整个人心情都不好了,当然这时候的你只会有羡慕之情,并不会有其他的非分之想。
如果是你身边的好友或同事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一个消息,他们升值了、加薪了、买房了等,你第一反应可不是朋友、同事们预期的开心,而是“为什么不是我”,然后你就按下决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这样一比较,往后的日子你就会担心“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如果实现不了怎么办”等这类问题,进而就会造成自己焦虑的心情。
当然,这并不都是你的错,社会也有一部分原因。社会给你注入的大部分价值观都是希望你能够变得好,比别人个更优秀,而你也是朝着这方面发展,只是希望你得量力而为、适可而止的和他人攀,要学会平衡,才可减少焦虑。
社会地位
人们渴求被社会尊重与喜爱,但前提你必须是个“大人物”,人们才会去关注你、仰视你。
讲一个曾经看到过的小故事“一个雾罩的傍晚,身为普通人的职员的他赶往一家非常高级的餐馆去和他的一位贵族侯爵朋友共享晚餐。他先到了餐馆,而他的侯爵朋友来的比他晚一会。他来到餐馆之时,餐馆的服务员见他衣着寒酸,听姓氏也非名门望族,断定是一个‘小人物’来到了他们的高级饭店。他们表现得相当孤傲,把他领到一个在寒风口的桌位,对他的服务爱理不理。大约五分钟后,侯爵到了,跟他朋友打了个招呼正准备坐下,服务员马上过来了,连忙帮他们调换到好的座位,还对他深鞠躬以表歉意,帮他打开菜单,并讨好地称赞他的衣着很不错,有时还莞尔浅笑,似乎想表示这所有的殷勤都是源自内心对叙述者的尊敬。”听完这个故事,肯定对这个服务生嗤之以鼻,可我们何尝又不是这样看别人呢?
为了得到大家的喜爱与尊敬,我们不得不拼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地位得到提升,才不至于被亲戚、朋友们瞧不起。而通往“大人物”之路,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甚至你根本就达不到,所以我们终日人心惶惶,焦虑不止。
鉴于此,我们应该不要好高骛远,踏踏实实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目标,一步一步实现,没准能达到我们期望的“地位”。
过度期望
一个人期望自己成为某种人、在某个时间段取得什么成就、在公司里获得什么奖励等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值得褒奖的。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不要求我们在任何领域都做的很好。失败并非任何时候都会给我们带来不愉快,只有某件事情我们尽力而为了,且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时候才会心情低落。因此我们对自己设定的期望决定了我们的心情好坏。
无可否认,当今社会我们的收入大幅度的提高,至少使我们看起来有钱了。但实际上给人们的感受确实我们愈来愈感觉到贫穷,因为很多我们想买的东西我们买不起了。当今社会激发了人们无限的期望,在我们想要得到的和能够得到的东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比原始社会里的野人更觉得一无所有——就像卢梭说过“原始的野人只要有一块屋顶遮住他们头顶的天,几只苹果和坚果填饱了他们的肚子,在晚上拨弄某些粗糙的乐器来聊以自慰,或用石斧做渔船来消磨时光,他们心中的满足就无以复加了。”可见生活在物质如此富足的当代,期望过高会造成我们心理上的失衡,落差太大。没有实现的话,我们就会不开心,为了实现这个不可能完成的期望,我们只会更加焦虑。
从心理学讲,一切过度的期望,在潜意识层面和心理层面都可能造成相反的负作用,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所以,知足常乐,设置一个伸手够的着目标就好。
我们所期待的远超出我们祖先们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希望大家都能够平衡好自己的人生,不要过分焦虑。毕竟生活中,开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