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大汉最有名的汉武帝说起。这位明星皇帝上位后不久抓了一个匈奴俘虏,史上记载他叫堂邑父(请大家也记住这个名字),他告诉大汉一个消息:月氏的国王被匈奴杀死,并且被砍下脑袋当酒壶,月氏被迫西迁。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时非常兴奋,大汉从开国跟匈奴打了多少仗啊,连最英明的高祖都差点折在他手上(白登之围),之后的冒顿单于甚至还写信调戏吕后……这一切都在这位骄傲的皇帝心里留下了耻辱的阴影!所以当他听到这样的消息时第一个想法是:大汉终于有了对抗匈奴的盟友!其实这个消息已经晚了几十年了!汉武帝当时也许不知道也许只想死马当活马医!于是决定立即公开招人出使西域的大月氏。
然而张榜十几天都没人来揭榜面试,皇帝的面子有点挂不住了,最后关头郎官张骞站出来勇敢地揭下了招聘启事。皇帝一看这不是天天给我站岗,牵马的那个保安吗?心里虽然有些嫌弃他的级别太低!不过事情总算有人去做了,心里还是大舒了一口气!没有人知道张骞当时揭下皇榜的心理活动,也许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仕途,也许这位伟大的英雄一开始就明白这趟不平凡的旅行必将开启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接下来要招募出使成员,那位来自匈奴的俘虏肯定是要随团出行,因为他要当向导和翻译。其余的成员基本上都是由首都街头的小混混和犯了小错的服刑人员组成。就这样这支一百多人的使团浩浩荡荡的一路向西出发了。
这在当时的大汉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历史上的伟大时刻并不都是以厚积薄发的力量作为开端的,都是为一个小目标在平淡坚持中书写了惊天动地的篇章。而主角张骞的内心应该是激动的,伟大的人都希望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而他正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走去,尽管那是一片无人知晓的土地!
也许他们的运气不够好,在刚刚抵达月氏曾经居住的河西走廊时就被匈奴给抓了。幸运的是他们没有被立马杀掉,因为那根汉节救了他们的命。于是他们被带到了单于面前,张骞并没有隐瞒而是直接告诉他大汉天子派他们出使大月氏,这位单于凭着他的敏锐嗅出这事对匈奴不利,于是问张骞: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意思是月氏在我北面,你们汉朝怎么能从我的地盘上过去?如果我出使南越汉朝能让我过去吗?这样一问,显然是不友好了。于是他们扣押了整个使团,这一扣押就是十年!
十年里他们在草原上牧马放羊,像一个真正的匈奴人一样生活,他们甚至还给张骞找了一个匈奴老婆,生了一个儿子!而使团的其他成员也都散落在匈奴各地,也许早已娶妻生子过上了平凡的生活,也许已经把当初来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是请大家不要苛求他们,他们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选择眼前的安逸厌恶风险是大多数人的命运。但是历史终究由勇者来成就,张骞无疑就是最勇敢的那一位!
十年了,终于抓住了一个逃跑的机会!他和他最忠实的伙伴——堂邑父一起逃出了匈奴!甚至连老婆儿子都来不及带出来。逃出后面临两个选择:继续寻找月氏完成出使任务;一路向东返回大汉。作为普通人的我曾经很多次问自己:我会怎么选?我想我一定会选后者!继续寻找月氏的话都不知道月氏现在已迁往何地?使团也已经完全解散仅凭两人之力真的能完成使命吗?而且这是一群已经被遗忘的人,十年中大汉从来没有派人寻找过他们,甚至在和匈奴打了一仗后与匈奴的交涉中也没有索取他们这支队伍。基于这些信息的判断怎么都应该选择回去。更何况这十年里掌握了很多关于匈奴的情报,此时回去也算不辱使命。但张骞偏偏选择了前者——继续寻找月氏完成当初的使命!
我不想着墨渲染需要什么样的勇气才能做出这种选择,只能说这是张骞自己选择的命运!也许来自他内心的执着和不甘心被苦难左右的倔强。既然如此,那就继续启程吧,去开启属于你个人的荣耀之旅!
于是他和堂邑父继续一路向西,这是一段极度艰苦的旅程,更是一次奇迹般的穿越!他们穿过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走出了现在的帕米尔高原,这是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天山等山脉的汇合之地,气候寒冷,飞沙走石,也是历代最难走的路之一。而张骞和堂邑父一路上不仅要克服恶劣险峻的自然环境还要躲避匈奴的各处哨所,但是他们成功了!虽然没有地图、没有补给只能依靠堂邑父打猎充饥……我一直想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这段神奇的旅途,想了很久只有这四个字可以总结他们的成功——天选之子!是的,上天选中了他们来完成凿空西域这一伟大的使命。
很快他们到达了匈奴旁边的大宛国,当他们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形如乞丐般出现在城门外时,张骞一直保留的汉节使他们获得了大宛国王的接见。
接下来,张骞的表现足以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外交家!
大宛国王对于张骞的到来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就听说东方有一个大汉王朝,富足强盛,但是苦于路途遥远恶劣无缘结交。张骞抓住这个机会,先是阐明了出使月氏的目的,然后希望得到大宛的协助,最后他给出了一个承诺:如果有朝一日我返回汉朝一定奏明皇帝重谢大宛国!
我始终认为这种画饼充饥式的承诺未必会吸引堂堂君王,但张骞却成功的获得了大宛国的协助,凭的应该是他当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卑不亢的态度、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国家忠诚勇敢的决心……也许正是他拥有的这种强大的气场征服了大宛国王,所以他豪爽地赠送了两匹超豪华坐骑——汗血宝马给张骞和堂邑父,并且亲自安排了向导一路将他们送至另一个国家——康居国。
很多年以后汉武帝也被张骞口中的汗血宝马所吸引,想拥有一匹。于是他派出了车令带着金马出使大宛,但是大宛国王拒绝了。车令竟然当场将金马砸烂拂袖而去。这种粗暴无理甚至羞辱人的外交行为彻底激怒了大宛国王。于是车令被杀,大汉为了挽回面子不得不发兵大宛,这次由外交事件引发的战争虽然大汉赢了,但是却付出了十万条生命的代价!
使臣带着金马没有得到的汗血宝马张骞仅凭一己之力得到了。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由亲和力,真诚,勇敢,厚重等一系列品质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它不像安邦定国的才华那样能让人熠熠生辉,但是张骞却能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终使自己同那些出将拜相的治国能臣一起闪耀着瞩目的光辉!
而在康居国张骞同样凭借这种优秀的能力获得了他们的帮助。他们亲自将张骞二人送到了月氏的城门前!
张骞以为这一次会依然延续之前的幸运!可是他错了,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当年的月氏遭到匈奴不断地驱赶,定居在了现在的阿富汗,他们发现这里远离匈奴物产丰富,渐渐地生活越来越安逸,他们已经淡忘了当年的仇恨,只想岁月静好的过日子。当他们听到张骞提出联合抗敌的建议后,他们笑了,明确表示现在只想安心过日子不想再跟匈奴打仗了。月氏其实做了最好的选择,对国家来说休养生息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对张骞来说这种打击无疑于信仰的崩塌!
十一年!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却得到这样的结果!但是张骞并没有立马放弃,他选择了住在月氏继续说服他们同大汉联盟。劝了一年多月氏还是不感兴趣,无奈张骞只能放弃了。
至此为止,张骞的出使任务宣告失败!
然而张骞得到了几乎所有历史学家的赞誉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勇敢和坚持完成了一次艰难的旅行吗?当然不是。最重要的是他探索了未知的中亚文明,将欧亚两处隔绝的文明连接起来了。这十一年里他不停的看不停的记录,西域这片未知的世界才逐步展现在世人眼前,而那些富有价值的事物也因为张骞的凿空之旅才开始络绎不绝起来,至此中原和西域才开始逐步沟通。世界史从张骞跨进西域的那一刻起开始展开。
最后张骞准备回大汉了,为了避开匈奴他特意选择绕道而行,但上天又给他开了个玩笑,他绕道的这个地方在一年前也被匈奴征服成了匈奴的地盘。张骞二人又一次被俘虏。不过这一次幸运的是一年多以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又一次趁机逃出去了,而且还带上了老婆儿子。
张骞回家了!这次回归举国轰动!整整13年,当初一百多人的使团如今只剩下两人。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早已葬身西域。而堂邑父——一位普通的俘虏、卑微的奴隶因为忠诚勇敢也使自己名留青册。还有张骞的那位匈奴夫人,在张骞第一次逃跑期间她一定受到了苛待甚至酷刑,但她始终维护自己的丈夫,甚至背井离乡背叛自己的祖国跟随张骞来到中原,她的坚贞不屈也使她名垂千古。
接下来,张骞给汉武帝和满朝大臣讲了自己在西域的见闻:比如西域有哪些国家,地理形式、生态环境如何,宗教信仰是怎样的,哪些国家之间交好哪些又是仇敌……所有这些信息惊呆了汉武帝和他的伙伴们。这是他们闻所未闻的资讯,更重要的是,张骞对于匈奴的情况了如指掌,比如匈奴的地理环境(这对作战很重要),用兵布防,高层内部矛盾等等,张骞记录的日志后来成为司马迁《史记·大宛传》和班固《汉书·西域传》的主要资料来源。
几年后,张骞随卫青和李广数次出兵匈奴,由于他熟知地形,了解敌人使汉军屡获胜利,迫使匈奴一直往西北撤退。
几年后张骞第二次以超豪华阵容出使西域,不仅装备精良,随从众多,还带上了中原的丝绸,特产,种子以及各种农耕生活用具出发了。前后历时四年,进一步扩大了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至此,“丝绸之路”正式建立,大汉和西域各国开始进行贸易往来。昔日杳无人烟的黄沙古道逐渐络绎不绝。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使者和商旅的足记遍布中西亚地区,最远甚至到达了古罗马。
作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最后被封为“博望候”位列九卿。尽管后世又封了若干个“博望候”,但真正的荣耀只属于勇敢开拓的第一人!历史是公平的,梁启超评价他为“坚韧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
张骞——一个伟大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