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学过一篇寓言故事,名字叫做“拔苗助长”,原文特意从度娘处借来,是这样的: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翻译成今天的文字就是: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以为遇上好事了,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这是一篇几乎尽人皆知的寓言故事,正常而又聪明的人都会嘲笑宋人的做法,这么心急,能吃着热豆腐吗?
可反观自己,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像宋人这样做呢?
家长教育子女,就如同照顾一个幼小的田苗,要给之以水以肥,要除之杂草恶病,这是慢功夫,急不得。
太心急,就可能导致田苗枯槁或过早衰亡。水与肥就好比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杂草恶病就好比身体的恙与多年形成的坏习惯。
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怎么爱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布衣素食是爱,锦衣玉食亦是爱,不以所给予的物质多寡来区分爱之轻重者方显爱之成熟。
有一位哲人曾说过,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惟有父母对子女之爱以分离为目的。意思是说等到子女长大了,离开你之后能活得特别好,你的爱就是子女最需要得到的爱,也是成熟的爱。
如果这样看的话,孩子的独立能力、自立能力、自信心、为人处事能力要远远重要于他吃了哪些好的食物,穿了哪些好的名牌,报了哪些特长班,考试取得了哪些可以在人前显摆的成绩,年组排名榜是第几位,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而身为父母的我们可能恰恰在衡量重要性与否的问题上犯了宋人一样的错误。
吃得好吃得多长得快相比同龄孩子有优势,孰不知可能会因此导致孩子发育过早,损害他的身体健康;
穿的超前时尚让孩子和家长的小小虚荣心得到满足却可能带给孩子攀比虚浮心理的滋长损害他的心理健康;
考试成绩的高低成了家长面部表情变化的直接遥控器,让孩子认为人远不如分数重要;
孩子取得的哪怕一点小小的成绩也要在人前卖弄一番作为满足家长虚荣心的资本导致孩子的骄傲自负和时不时以此作为掣肘家长的武器;
太关注成绩导致孩子除了学习之外生活自理都成问题会影响到成人之后的他能否更好融入社会;等等。
对孩子的爱,急不得。
家长要放低自己的期望值,像爱护幼苗一样爱护我们的孩子,允许他一点一点地长大,允许他每天点滴的进步,允许他犯一些小错误,然后作为他的榜样去影响他;
允许他个子小小、身子瘦瘦而不急于将他催肥,允许他突发奇想做他感兴趣而老师未必允许的事情,允许他一个人独自在家,享受独处的时光,允许他有他一点私房钱,买他心仪已久的物件,允许他有自己的隐私,有一本上了锁的日记,允许他放下重重的书包投入大自然而不急着催促他写作业,允许他偶尔的懒惰撒娇,浑身脏兮兮。
我是一个心急的妈妈,常犯宋人的错误,反省自己,与爱孩子的初衷相背离,那就知错改之,无则加勉喽。
心急常常冲动,冲动常常失去理性,失去理性往往会给己给人带来不便甚至损害,尽量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我们的孩子,让他们能够健康长大,我们也能从幼苗一点一点的成长过程中体会播种耕耘的辛苦与快乐。
�|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