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17世纪共同关联性,历史学家能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却无法预测未来。能把历史时序与因果关系的逻辑时序
具有永久价值的观点,往往是由独异的角度出发的。
情感便秘
一(二)良知系统与深层结构
人工制造的环境开始取代自然环境,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媒介,而人的生物本能也开始受到也开始受到由体外讯息组成的意义、价值与象征符号支配。这个来自体外对人的“程序设计”,我们姑名其为“良知系统”
这类体系,在任何文化中,总是扮演着申明文化“理想”的角色,而不是去代表生活层次的.“现实”。
良知系统是一个文化最为基本的结构,也是一个文化的深层结构。
一(中国意识形态的超稳定性)
中国的良知系统在个人身上造成的意向是“安身”与“安心”,
在中国历史上,平均主义与专制主义是互相提携、双轨并行的。
革命似乎在表层结构上促进了社会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变动,但在深层结构的意义上,却是在天下大乱之后对结构稳定的重新回归,而且,平均主义与专制主义倾向的深化使深层结构的形态更稳定,趋于不变。
因此,表层结构的变动,是使深层结构越来越没有变化的因素。
二、中国人的良知系统
二(一)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
一种是自我定义外铄的关系与角色,另一种则是由这些关系与角色来定义自我。中国文化倾向于后者,
中国人的“仁”指的是这样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心意的感通,也就是以心换心,在这种心意通感的过程中,理想的行径必须是以对方为中。
能够用自己的人伦关系去定义的时候才算是成人。
如果把中国文化必做太极,那么,身与心就比是这个太极中互作用的阴与阳。
身是阴性的,身为单独存在的身必须是静态的,心是阳性的,也是动态的,因为吾身之身,及人之身的心意是一种活动,它可以客服各自分离的身之所在,达成人与人之间的通感。
老子: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而老子认为即使是天地这样的二人关系也是没有保险的: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
做好人,正是为了赚取道德上的优越性。
人情磁场也就变成了个体死亡的雷阵。
中国文化由二人去定义一人设计,往往使是否做好人成为衡量一个人最首要的标准。大公无私的姿态往往取代真才实学,成为进身之阶。
3.中国人的身
个体并不是自己身的真正的主人。身体化的存在就是一种没有灵,也没有肉,没有超越意向、幻想力,也没有多少好奇心的存在。
4.中国人的心
人情是中国人的主要精神形态
中国历代的哲学都倾向于仁或心作为宇宙的本体。
认为集体的意志力量可以改造物质。
思想与感情连成一气。
中国人的良知是可以用情感颠覆的东西。中国人的心是由人伦与社群的心去制约的,个体并不是自己身体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