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纯化的病毒粒子转化法侵染
两篇文章均是差速离心法分离得到的病毒粒子+真菌原生质体(【现学现卖】实验-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现学现卖】实验-制备真菌原生质体)→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最终使病毒侵染了真菌。
二、构建全长cDNA,体外转录侵染
上面这两篇文章是个“连续剧”中的一部分,文中真菌病毒DaRV是一个正义单链RNA病毒。文章1测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且构建全长cDNA克隆,文章2体外转录,制备真菌原生质体后进行电转。第二篇文章关于制备原生质体和电转实验的条件写得很详细。我整理的大致流程如下:
类似思路的还有这篇文章,故事很完整,推荐:
三、从纯化浓缩的病毒粒子中提取dsRNA,用于体外转录,侵染
文章分离得到病毒粒子,提取dsRNA,再使用 TNT Coupled Reticulocyte Lysate System (Promega)体外转录通过加热变性的dsRNA。之后导入真菌原生质体。
四、全基因组合成技术
总结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存在的弊端:对于(一)中的方法,有的病毒粒子经过差速离心侵染活性降低;(二)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基本都能做出来,只是比较麻烦;(三)一株真菌中病毒种类一般多于一种,如果两个病毒通过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不能分开,那么这个就不好用。
上周看《环球科学》总结了10项有望改变世界的技术。其中的全基因组合成技术可以让研究人员使用软件设计基因序列,合成后再导入微生物,实现特定功能,比如让细菌合成新型药物。文章讨论的都是医药领域,我当时想的只是不用构建这么多overlapping的载体可太好了。
全基因组合成技术普及的未来,我们研究寄主和病原物之间的互作肯定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