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读诗?我也总是问自己为什么喜欢读诗?一直以来,我把读诗当作一种闲情,喜欢体味诗文中透露出的感情,比如读到“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采之欲为谁,所思在远道”这种诗句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哀伤的情绪。但说到底,这就是一种闲情吧,具体为什么喜欢读诗,还真说不清楚。
直到前几日看读到蒋勋的一段文字,才恍然明白这份闲情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要读一首诗?在现实生活这么多的压力下,文字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文学不是现实。“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这样一种自由自在,在文学里是难能可贵的。可是文学如果变成去谈功利,谈伦理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很好的文学了。好的文学里一定存在过生命,无论是那个渡河而死的人,还是采莲的女子,也不管是秦罗敷,还是因为丈夫到远方打仗而在床上辗转不能成眠的妇人,都让我们感觉到有尊严的生命形态,让我们有刹那间的动情,感觉到生命的真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刹那间的动情,感觉到生命的真实,这不正是我被打动的原因吗?
读一首诗歌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哀伤、孤独、希望,这是文学最大的力量,也是文学在人类文明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读《古诗十九首》时这种感觉特别强烈,因此古诗我最偏爱《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诗读起来很简单,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感情,不局限于一人一事,而是一种“人同有之情”。从乐府诗对生活的描述转为对生命的思考和忧思。
叶嘉莹先生把《古诗十九首》的诗篇总结为三种感情:离别、失意、忧虑人生无常。无论在哪个时代,这三种感情都存在,是人类感情的“基型”和“共相”。《古诗十九首》用情的态度是温柔淳厚,表现姿态委婉曲折。虽然语言含蓄不尽,实际上却把人的内心之中这些复杂的感情全都表达出来了。
《古诗十九首》的创作年代和历史背景
年代:
普通认为《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时期的作品,诗的作者无从考证。虽说这组诗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具有共同的忧患意识。是当是中下层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写照。
背景:
汉末社会的风风雨雨,将下层的士子们恣意播弄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生命的真谛进行思索。有奋亢追求理想的,如《今日良宴会》中的“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有感叹人生短暂,不如及时行乐的,如《驱车上东门》的“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馀美酒,被服纨与素”;有为生命无常的叹息的,有思乡的,如《明月何皎皎》的“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成书:
《古诗十九首》最早是由是南朝梁代萧统编篡《昭明文选》,从传世的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这些诗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故冠以“古诗”之名,以句首为题,列入“杂诗”一类。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乐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不外乎相思离别与感时伤世。长于抒情,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浑然天成。被后世视为五言诗之祖。
特点:
蒋勋说《古诗十九首》是文人忧思,是最早的的文人作品。这话不错,读汉乐府诗,你体会到的是生活,诗中说的都是家常话,读《古诗十九首》你体会到的是对生命的思考。
在此之前的《诗经》,汉乐府是民间的东西,是集体创作;而《古诗十九首》是个人创作,只有个人才会对生命的感伤表示无奈,才会出现”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种对岁月、年龄的感伤,对时间的感叹。
跟后世华丽的文人诗相比,《古诗十九首》温柔、醇厚、质朴、清丽,是文人最质朴的文字。
十九首每首都值得诵读,分享我最爱的三首: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中,忧伤以终老。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户,泪下沾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