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
继续重读经典,这次选的就是《包法利夫人》。由衷的感慨,福楼拜的这本成名之作,每一章每一段落都写得非常精彩,整本书的语言和情节都在他轻松掌握之中。据说他为了想一个合适的词语,经常痛苦的阁楼里满地打滚,最后为包法利夫人的死痛哭流涕。
还记得第一次读《包法利夫人》,大约是在高二,作为一个被教科书价值观洗脑的好学生,当时心里对包法利夫人只有鄙视,还给她贴了“坏女人”的标签。然而随着年纪和阅历增长,对人的评判标准不再是非黑即白,也更深地理解了人性,相信阳光总是与阴影同时存在。重新翻读这本书,内心撞击出无尽的回音,过去的判断被彻底推翻。于是开始尝试着用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女性视角去重新认识爱玛(包法利夫人),以及她悲剧命运的原因。对爱玛,有同情,也有不齿,但更多的是遗憾。爱玛如同一只奋力扑向火光的小蛾,有着满腔的热情,只是她葬身的那团火,并没有给她带来价值,反而让她身败名裂,甚至家破人亡。
包法利夫人到底错在哪里?是她身处的时代还是她自身的欲望?
爱玛出生于一个富农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3岁进入修道院学习。修道院的贵族式教育,让青春期的她单纯有才情,沉迷于骑士和贵族的爱情故事小说,对爱情充满幻想。那个年代的女性,生活范围终究有限。所受的教育,包括音乐艺术阅读等等,目的只是把她培养成一个淑女。这种爱做梦的青春期少女,其实似曾相识,想起自己初中对言情小说爱不释手,整天沉浸在梦境里,恍恍惚惚的渡过花季雨季。不同的是,后来梦醒了,生活也让我明白了要靠独立和自强争取幸福。但是包法利夫人带着这样的梦迈进了婚姻,而后被婚后平淡的生活猝然叫醒,与她那个老实忠厚的医生丈夫并无太多思想交流,幻想和现实的差距,让她备受煎熬。
对婚姻现实的不满,和强烈的对幻想中爱情的渴望不断折磨着她,她把自己打扮得体,采购贵重高档次的家具,弹琴读书,仿佛在等待着奇迹的降临。伯爵家的舞会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贵族社会的生活,华丽炫目的舞会,穿戴得体的绅士和小姐,让她看到书里读到的情景,她开始沉沦,在舞会当晚久久不愿离去,可怜的丈夫不但没被允许下去跳舞,还在旁边边等边睡着。从舞会回家之后,爱玛的世界分裂了,茶饭不思,脸色苍白病态怏怏。
为了爱玛身体着想,包法利先生搬家了。在新的小镇遇到了花花公子兼贵族鲁道夫,鲁道夫正好想换情妇,两人一拍即合,开始私下幽会。然而鲁道夫终于厌倦了爱玛,在女人打算和他私奔的时候逃走了。爱玛知情后差点丢了性命,康复后重遇年轻有才的莱昂,旋即再次陷入热恋。因为无节制的花钱打扮,欠了大笔债务,甚至抵押房子,最终欠下八千法郎,找情人借钱被拒,伤心欲绝吞砒霜而死。包法利先生到最后才知道全部真相,也随着痛苦死去,女儿被送往姨妈家,后又被送到纱厂。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
贵族式教育是属于贵族小姐的,爱玛的思想和身处的环境格格不入。爱玛的丈夫包法利医生,老实、木讷、容易满足不上进,但是他正直、善良、非常爱爱玛。他为了爱玛,搬到新的地方从医;在她因为情人离开奄奄一息的时候悉心照顾她;为女儿规划未来的生活,每次读到包法利医生的段落,都很感动。也有人说,相对爱玛的条件来说,包法利先生应该是最佳择偶对象,关键是他很爱她。这样的家庭背景,也让爱玛的出轨很容易激起众怒。爱玛身处的那个时代,一个出生于农村的女孩,她的人生轨迹就是长大结婚,成为一名乡下医生的妻子,一辈子打理家庭事务,她能接触到的世界很局限,无非就是从家里村里到镇上。然而她的教育启蒙确是修道院的贵族式教育,爱情小说却让爱玛接触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因为单纯而容易着迷,因为无知而容易被蒙蔽。出身和教育的不匹配,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殊矛盾吗?
仔细回想结局后发现,最后让爱玛吞下砒霜的,主要原因是八千法郎的债务。并不是像其他故事那样,女主角因为不堪世俗压力,不堪丈夫的冷眼等等服毒自杀。爱玛的生命很短暂,有限的光阴都用来幻想和享乐,她并没有反省!她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做错,毫无愧疚之心!在第一次被情人抛弃之后,本是可以有机会重新开始的。
这几天读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假如爱玛的人生可以重来,她会把它过成什么样子呢?也许这也是福楼拜想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她的遭遇会不会重演呢?在她自己身上,或者在别人身上。又或许,现在某处,“包法利夫人“的故事依旧在上演。
PS:这次读的是周克希译本,评价最好的译本是李健吾版,个人觉得有机会几个版本都可以读一读,各有特色。这篇读后感想了很久一直不知如何下笔,想分析爱玛的遭遇,发现很容易就写成一篇鸡汤文,类似眼界思想和经济基础对一个女人多么重要、女人对待爱情要怎样怎样这样的内容,考虑几次最后把鸡汤的部分全部删掉了。写出来还是不满意,可能以后再读一遍才会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这本书,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