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离乱,虽身处乱世却能够坚持己见,做一个儒家学说坚定的践行者。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二十余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对诸侯国没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继续着孔子和自己未完成的心愿。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辑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断织督学”
在孟子的成长历程中,除了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有一段母亲“断织督学”的小故事。有一天,孟子逃学到外面玩儿了半天。当儿子回到家时,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剪成两段,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督学”的一幕在孟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他明白了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应不为外界所干扰。从此,孟子养成了孜孜不倦地学习的习惯。
孟子的"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孟子第一个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尽心章句上第14章),春秋战国的漫漫长夜,没有谁把黎民当人看。诸侯王霸想起子民来,不是要粮便是要命。而翻开《孟子》,一股民本意识扑面而来,温暖着天下苍生。“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章句下第16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章句上第7章)。“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思想最可贵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他永不停歇的民本呐喊上,甚而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孟子 “敢把皇帝拉下马”。从而让中国最为稀缺的民本思想有了虽遥远却明确的源头。
齐宣王问孟子: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都是为人臣子而杀害国君,这是可以的吗?统治者不仁,孟子果断地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大致意思是,商纣王不配称君,只是一匹夫罢了,“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齐宣王听了“勃然变色”。孟子是在齐国做大官的,他没有端谁的碗服谁管说谁的好,竟将这些话冲着齐宣王讲。他只为苍生说人话,不怕与君王结仇,也不怕直接揭君王的短。
孟子的“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章句下第2章)在孟子那里,时代的混乱也罢、残酷也罢,都需要大丈夫挺身而出,用他的话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现代大儒牟宗三先生就曾言,孟子之学便是大丈夫之学。
据此,孟子尝言:“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成语“绰然有余”即出于此。无论进与退,致君尧舜抑或抱才退隐,孟子都认为需要掌握主动权。《周易》说“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讲的就是同理。在陶潜那里,则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在李白那里,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王冕那里,则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孟子还强调,游说君王的时候,内心要有自信:“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吾何畏彼哉?”同时,要注重人格独立与尊严,拒绝来自权力的傲慢:“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
在君臣交往中,孟子反对过于主动,希望以一种相对的被动来获取尊重。对于公孙衍、张仪这类迎合、顺从君主的人,孟子斥责他们是“妾妇之道”。我国历史上一直有“不召之臣”的佳话,如伊尹之于商汤、管仲之于齐桓公、诸葛孔明之于刘玄德。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中,韩信唱道:“身怀角书不轻献,方见英雄非等闲。”这里面,“不轻献”即是保持高姿态。
也是孟子,第一个突破了孔子所欣赏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君臣礼忠关系,公然宣布"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篇下第3章)——你君王将臣下看得如坷垃草芥一般一文不值,那臣下就可以将君王视为仇敌!京剧舞台上《击鼓骂曹》之所以长演不衰,即因余派唱腔的高亢苍凉,将祢衡以寇仇视曹操演绎得淋漓尽致。做了皇帝的朱元璋,读到这句话后对孟子暴跳如雷,不仅下令禁止祭祀孟子,还亲自将《孟子》杀伐砍删为《孟子节文》,强行抹去85条原文,只留下170余条,并专门规定科举考试禁止以被删的条目命题。这是孟子的光荣。
面对“无耻之耻,无耻矣”的当政者,孟子投以蔑视的目光——“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将他高高在上的地位放在脚下就是了。他们所有的那些高堂、豪车、侍妾、酒宴、田猎……正是我孟子不屑的,“皆我所不为”,“吾何畏彼哉?”(尽心章句下第34章)孟子的嬉笑怒骂,大多是冲着当权者而去,而将恻隐之心留给被统治者或者说被压迫者。
孟子的"君子三乐"
“尊德乐义,则以嚣嚣矣。”在孟子那里,人生之乐是向德而生、向义而起的,它既具体又明媚。孟子曰“君子有三乐”,明言快乐之门专为君子而开。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他告诉我们——家是快乐的原点。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此语让人一读即神清气爽,快乐从来是和阳光、简单、诚信同行的。小人狗苟蝇营,机关算尽,何来快乐?孟子以自身的“岩岩泰山之气象”给我们画出了快乐的本相。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种乐大约是孟子求学传道的顿悟吧!身有担当,学有传承,生生不息,才能快乐无边。
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的烦恼缘何而来?因为欲望,有些人心旌飘摇;因为欲望,有些人每天都在焚烧自己,也在毁灭自己。我们不仅要问:世上还有什么比人欲更险的东西?为此孟子大声疾呼:“养心莫善于寡欲。”人的一生其实是和自己斗。“富贵有极,人当知足”,这句记载在《资治通鉴》中的朴素话语,折射出古人控制欲望的自觉意识。我们征服困难、征服高山、征服对手,征服一个又一个目标,最终发现最难的还是征服自己。征服自己的第一座高山便是“寡欲”。丢掉自己该丢掉的,忘掉自己该忘掉的,也许你就坐在了成功的山顶上。诚如一副对联所言:“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
孟子的性格缺陷
孟子脾气之“硬”,就连宋代名儒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北宋程颢认为,“仲尼,元气也;颜子,春生也;孟子并秋杀尽见”“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颜回若是春天的和风庆云,孟子就如同肃杀秋风中的岩岩泰山。程颢之弟程颐也说:“孟子有些英气,才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这里一针见血地指出,孟子的性格会“害事”。南宋朱熹更是把孟子说成一个挥臂准备干仗的人:“孟子则攘臂扼腕,尽发于外。论其气象……孔子则浑然无迹,颜子微有迹,孟子其迹尽见。”
在公共事务领域,在实际的社会交往或者政治伦理中,过分孤往倔犟不会转寰的“硬气”又可能造成偏颇狭隘,增加社会和政治运作成本。孟子在宋代的知音非王安石莫属。王安石在给欧阳修的答诗中说:“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荆公以孟子自期,通身流贯着孟子的性格脾气。
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面对韩琦、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人(其中很多与王安石私交甚好)的异见,没有努力去化解调和矛盾,而是“一意孤行”“道不同不相为谋”,弗顾人情世故。这种“硬气”害事,不得不说是新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题书的堂联。孟子的文化性格,可以说将下联诠释得无以复加;至于上联,似乎还是要回到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
孟子名句(必背)
01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0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03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04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05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06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07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0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0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1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2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孟子·离娄下》
13友也者,友其德也。——《孟子·万章下》
1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出处】《孟子·告子上》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17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0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