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凡尘追梦
在美国精神科医生张道龙教授的短期心理治疗的培训课上,有一位肿瘤科的护理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估和干预肿瘤患者的自杀行为。这位老师所在科室最近就发生了一起患者自杀事件,患者入院时常规评估没有异常,但第二天患者跳楼自杀。张教授也讲了几个美国某医院肿瘤科患者自杀的案例,在美国大多数医院的肿瘤科都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以避免自杀事件的发生。
我曾经也是肿瘤科的一名护理工作者,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件,而现在肿瘤患者自杀危险依然存在,我非常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这引发了我以下的一些思考。
据文献报道24.2%首次住院肿瘤患者存在心理痛苦,抑郁心理障碍导致自杀事件发生率高达51.1%,其中肿瘤患者自杀死亡率达25%,缺乏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是导致80%患者自杀的根本原因。
一、肿瘤患者的心理特点
癌症被人们看作是最恐怖的疾病,“癌症=死亡”的错误观念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所以,一个人一旦患上癌症,不仅是身体上,心理上更是会受到到巨大的心理冲击,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
一般来说,当患者被诊断为癌症后,其心理反应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期:1、休克-恐惧期;2、愤怒-沮丧期;3、否认-怀疑期4、接收-适应期。在这期间,患者会有恐惧、愤怒、沮丧、抑郁、焦虑、痛苦、绝望等情绪情感体验,当患者无法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来,部分人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在众多心理治疗的流派中,SFBT的基本精神与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不谋而合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对危机干预的观点:
1.危机处理是知觉转换及协商未来的过程。
SFBT并不看重过去历史及问题成因的探究,反而认为个人所谓的现实是一种与社会协商的结果。
在危机中当事人如何知觉并赋予危机的意义,是关键的重点所在。
危机和压力是当事人在其主观世界中知觉自己被挑战到能力的极限,而使个人无法应对某一特定程度的压力,以致当事人的价值、目标及安全感皆被撼动,能力、观点、自信以及与人的关系等皆无法与旧有的模式运作。
相信问题的解决之道需要由当事人自己创建。
2.聚集与危机同存的应对策略与内外资源,而不是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如何应对危机的方法是关键之所在。
3.在当事人的社会与情绪脉络中,接纳与转化危机激化的负面情绪。看重当事人转化负向情绪能力,引导其追求正向的情绪。
4.重新建构当事人的目标、期待、在意、资源、力量,给当事人赋能感,往往能带来希望。于是,正向的情绪渐进产生,并鼓励引发生命中的爱、愉悦、感恩、荣耀等正向情绪。
5.危机后的未来是可以创造与协商的。
6.当事人的情绪是被接纳的,被理解、被看见,被尊重。
7.相信每一件事都有另外一面,没有一件事情只有负面意义,去发现并探索另一面的存在。
8.看重与“问题共处”时的“自我照顾”。让当事人慢慢平静且聚焦地觉察:自己是如何面对问题与自我照顾的?协助处于危机的当事人建立其生理与情绪的安全感。
9.相信“改变”是无法避免的,小小的改变会带来大大的变化。SFBT对危机的看法:“化危机为转机”的重新建构。
10.建立关系并维持正向的晤谈气氛至关重要,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在SFBT短期心理治疗的理念指导下对肿瘤患者自杀的评估
第一、自杀意念的访谈:
1.询问是否有自杀意念 我知道你现在这种情况肯定很痛苦,很多患者都会有自杀的想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你是否想过不想活了?你是否考虑过病情恶化时,采取什么措施呢?
2.评估自杀意念的频度 最近几天,你也在这么想吗?这种想法是不是影响你休息?
3.询问自杀意念的强度 你这种想法是不是很强烈,强烈到什么程度。可以使用量表。
4.自杀方法的评估 你是否想过要用什么方法来自杀?你是不是为此做了准备?
第二、与疾病和治疗相关的评估
1.治疗前景不明确或者很悲观。
2.肿瘤或相关治疗导致长期的慢性疼痛或持续的剧烈疼痛。
3.并发谵妄。
4.肿瘤和相关治疗导致了生活功能严重丧失。
5.肿瘤或相关治疗导致毁形、毁容。
6.治疗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第三、情绪和精神状况的评估
1.显示一种或多种深刻的情感特征,如愤怒、攻击性,孤独、内疚、敌意、悲伤或失望
2.有严重的绝望和无助感,符合或不符合抑郁症诊断,有精神病性症状
3.社交、睡眠、饮食、学习、工作习惯的改变,拒绝接受帮助。
4.情绪突然好转。
第四、行为的评估
第五、个人特征的评估
四、结合SFBT治疗理念可以从以下的方向及问题来帮助处于危机中的患者
第一、患者的安全与资源
1、患者的自杀计划有多清楚?患者的处境有多危险?
2、心理治疗师或医护人员可以如何增加患者的安全性?
3、如何舒缓患者想自杀的欲望,即使只有一点点?如何催化?如何直接处理?
4、谁可能可以成为帮助患者安全的协助团队之一?
5、患者会选择谁来帮助他?
6、可以立刻打电话给什么人,是可能会有助于我们的?
第二、患者所期望的目标
1、患者会认为什么是有帮助的?他的定义是什么?
2、对患者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他想要的?
3、花足够的时间询问患者可以活着的理由,而不只是询问患者想死的原因。
4、弄清楚患者除了等死或结束生命以外,还有没有任何可以帮助他的资源。
5、等死及结束生命对他会是有什么帮助或意义,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达到此意义与效益?
6、我们尽力帮助患者获得他想要的目标,而非通过自杀的方式。
第三、患者所拥有的资源以及需要的资源
1、患者还拥有的其他资源、例外、优势是什么?
2、患者会说,他是如何能让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他凭借的力量是什么?
3、患者目前对压力的忍受程度、情绪管理能力、社交技巧、主动求援、自我照顾的能力如何?患者可以如何继续去做已经做到的,如何再增加一点点?
5、什么可以让患者的痛苦舒缓一些?减少一些?
6、患者以前曾自杀过吗?自杀的次数有多少?自杀是一个循环的模式吗?过去有被打断的经验吗?
7、仔细观看这个模式,有没有小的具体改变可以造成不同之处?如果发生了什么(如:与谁联络?一个新的技能?一位督导?)就能打破一点点循环或创造一点点小小的改变?
SFBT认为一个人不是只被过去、心理疾病等所局限,在足够的社会建构支持下,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未来。强调正向积极面及可能性,信任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是有资源与潜能解决自己问题的。每个人都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下为他的生命尽了全力。SFBT的基本理念是正向的、是充满力量的、是赋能的理念。
肿瘤患者在生命的历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心理冲击,需要家人的关爱、社会的支持、需要有人引领他们重新看到生命的曙光,积极顽强地与病魔抗争、或是冷静地接纳自己的疾病,免遭心理疾病的再次重创,而SFBT焦点短期心理治疗能起到干预治疗作用。为了使更多的有心理困扰和心理危机的患者受益,这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