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是现在的人们,不管父母在不在,长成了青年模样,必定有出走的理由,游走四方。或许是生活所迫,我们不得不离开处处有着成长痕迹的家乡。少小离家,先是急切的奔赴理想的怀抱,时光荏苒,难免浓浓乡愁油然而生,养育过我们的土地,陪伴过我们的乡音,旧时堂前燕,还得复归来。
初看黄亚洲老师的《人生处处,总有相思凋碧树》,未曾理解凋碧树是什么意思,读完一遍书,似乎理解点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意思是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好一个凋零了绿树,想必这是对故乡人去楼空的隐喻吧。人不管生在何处,总会思念家乡。
全书由64篇散文组成,作者对家乡的人、事、物,展开的一系列的叙述,他在不惑的年纪里,一点一滴地回望凡尘往事,感情细腻,文字淳朴,偶有伤怀,偶有思念,偶有牵挂,偶有释怀。在乡愁里逐渐淡然,因为那里有等他的人,他终究是会回去的。
关于故乡的那些人
父母辛苦带大的孩子,翅膀硬了就要飞走,而父母一直在期盼你的归来。“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父母之于子,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每次归家,父母都会把最好的吃食准备着,看着他们花白的头发,才恐时间流得太快,滋生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慨。他们会老去,他们需要我们的陪伴,多留些时间与父母交谈,不要闲他们啰嗦唠叨,他们是世上最挂念你的人啊。
在家乡的街头走一走,碰见熟人的几率蛮大,“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的招呼声,告知你曾经的时光他们都没有忘记,他们铭记着你的存在。似乎有任劳任怨的大梅,有读书成绩不好却发了财的国强,有儿时伙伴同读书同打工的驼子,有人缘极好搬到城里的六婶,有村头不幸失去孩子疯掉的刘嫂,还有很多不同的招呼声,扑面而来。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一片土地养育出的乡亲,才能有这种亲切感吧。
关于故乡的那些物
住了多年的老屋,每年必定是要去看一看的,环绕四周的果树和竹林,儿时栖息在树下乘凉,挂在树上吃果子的调皮,而今大门打开,瓦片仅存几片,农具基本还在,四周长满了杂草,一片荒凉。小时候父母在土灶里炒花生,过年酿的糯米酒,还有红薯饭,蘑菇汤,历历在目,刻进记忆里。
儿时骑过的自行车,伙伴们争先恐后玩的陀螺,放学路上的逗留,只为摘上几颗紫红色的桑葚,没有水果时,地里的矮胖黄瓜也是美味,还有夏日里喋喋不休的蝉,成为我记忆里思念的具体事物,寄情于物,编织着故乡的实景。
思乡就在这些曾经有过牵连的物件里,渐渐具体,哪里还能忘记?
关于故乡的那些情
离家是为了过更好的日子,所以一直在走。东奔西跑,为生活忙碌,有时候却不知道这走的意义。我们这是苟且的匆忙,索性用体力的劳动麻木自己,因为知道赚够了钱,过年终归要回家的。
出门在外,吃东西也老是想着找老家的味道,自己熟悉的味道,吃上一口,了却相思,原来我也是个念旧的人。外面的食物再美味,也抵不上儿时记忆里的味道,如今能尝上一口,足以。
偶尔想起故乡,有时模糊,有时清晰,有时搂着焦虑,有时抱着欢喜,生活的苦吃够了,便想回故乡吃旧日的甜。它依然还在那里,虽然岁月让它改变了模样,却始终是我记忆里不变的家。它屹立在风中,对我不离不弃,索性让我扑入它的怀抱,尽情地撒一场娇,重拾生活的希冀。
它永远给着我力量,它是我坚实的后盾。
女儿说:我眼馋别人有一个经常在家的爸爸。
我想这离愁,这别殇,终将让我回来。那些我不曾忘记的,将永不会遗忘,留存在温柔的文字里。
这本书情真意切地展现出对故乡的思念,离家的游子何不在闲暇时光,翻阅细读,你以为是消遣时光,却发现它会带你穿越时空,回到儿时的空间。书是抒情的好书,定不会辜负你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