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智慧妈妈夸闺女:
刚又夸了闺女一次,我进房间给她送药(补钙的)发现她在做化学练习题,我说宝宝真乖,真的妈妈都感动了,那么不喜欢化学还这么顽强的学习,(之前和我说过好几次,就是对化学不感兴趣,哪个化学老师她都喜欢不起来,简直成了她的克星了,她喜欢物理和生物,一上物理和生物课就兴奋,一上化学课就犯困,问我,她努努力,用物理和生物来帮化学提分怎么样?我说妈妈相信你的学习能力,也相信你能安排好,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做,不用有任何压力就好。我已经做好她放弃化学的准备了)听我这么说,妞挺开心的,妈妈给我约一对一吧,我再努努力,小破化学不信还真学不明白了
这个孩子初三休学一年,高一上俩月,高二没上,高三上了五个月,考上二本没上,今年又复读
休学在家最折腾最气人的时候一个月花一万多
妈妈一边心头直吐老血,一边一步步把孩子夸到今天的状态
与其天天聚焦孩子当下做不到的,不如拼命看到孩子相对比较好的
当孩子是放假在家的正常孩子对待,难道娃暂时上不成学,就是无一是处了吗?
看看人家妈妈怎么重新给到孩子能量的:
——宝贝:
晚安!妈妈爱你❤️
宝贝,都说早上起床,是大多数孩子的困难户,就连成人都很磨叽,在那么难过的情况下还能做到了6:30起床,那得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呀。
妈妈真的要为你点一个大大的赞[强][强][强]
宝贝,感谢你打开心门说出你的担心:你担心迟到,你担心同学们的看法。谢谢宝贝把妈妈当知心朋友,妈以你为礼物,是你让妈妈知道必须改变,是你修炼了我,真心谢谢你我的宝贝
宝贝,当妈妈把切好的芒果拿给你吃时你说:妈妈你太爱我了。妈妈太喜欢听这么有温度的话了,妈妈好幸福好幸福,相信宝贝会一如既往地鼓励妈妈,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宝贝,你说想和妈妈一起做芒果果冻给妈妈吃,妈妈给你当下手切芒果丁,果冻好好吃啊,妈妈非常的幸运,有你这么一位能干,乖巧,贤惠,懂得照顾他人,有爱而会生活的好孩子
宝贝,你把薯条拆开说:妈妈,请你一起吃。我怎么会有这么一位体贴,感恩,孝顺的女儿啊,是妈妈前世修来的福
宝贝,妈妈提出来说和你一起追剧时你说:我们去桌子上看。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薯条一边追着剧,你还把搞笑剧情重复播放好几次,你就是老天赐给我最好的礼物,让我们一起享受美好时光️️️
宝贝,谢谢你整理餐桌上的物品,给妈妈腾出位子放饭菜,特别感谢你没有批评我说汤有点淡,鼓励我以后做汤可以更美味
宝贝,你把你自己做的千层蛋糕切了两块老师吃,虽然我们到学校的时候班主任不在学校没有吃到,他发来信息已经甜到心里了,张老师边吃边说好吃,宝贝你是多么感恩,多么尊敬老师啊
宝贝,晚饭吃得有点晚,一上车你先把面包塞进妈妈嘴里,谢谢你如此爱妈妈,你心里都是妈妈,真的好体贴好会照顾他人
不早了,早点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妈妈相信你会设置好闹钟,为未来成为优秀的社会贡献者做好准备。
你永远都是妈妈的骄傲,妈妈永远最爱你!
——亲们,看看上面这篇这个妈妈每天写给孩子的睡前情书。
看看人家天天都是从哪些地方瞅着娃的优点的。得体的,恰到好处的夸,时赋能孩子
转:《赞美有时会让人很烦》: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赞美我、表扬我,不知为什么,非常反感。为了不想得到爸爸的表扬,时常会把奖状藏起来或是撕毁掉。现在发现对孩子有时的赞美,他也会不太接受。
现在回看爸爸对我的赞美方式,为什么不太接受,可能是他对我的赞美我是不认可的部分,没有真正赞美到我认可的部分。
赞美也是很讲究方式方法的,其实无声的赞美比有声的更有力量。对孩子及其他人真正的欣赏、赞美,身体语言及具体行为是最有说服力。
有一种夸奖,叫无利不起早,那就是——夸的背后,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期待。
无利不起早式的夸,夸的娃实在不想再得到这样的表扬
对孩子做任何评判都无助于让他变得更好,因为在“懂事”“笨蛋”“调皮”等标签的限制下,孩子很难健康发展。人随时都在改变及成长,尤其是小时候。描述你看到的孩子的具体行为,并说出你欣赏的优点,这样做的效果远胜过笼统的评判。比如,与其说“你的物理很好”,不如说“我喜欢你做物理实验时聚精会神的样子”。与其说孩子“画的好”,不如说“我很佩服你为这幅画下那么大的功夫。我喜欢你画的那朵玫瑰花,看起来好像在微笑,让我的心情跟着也好起来了”。
赞赏孩子的努力,描述你看到的东西与感受,并鼓励孩子,而不做任何评判,哪怕是正面评判。只描述你的观察,并发现一些具体的特质进行称赞,要比“太棒了!”“干的漂亮!”之类的笼统评语更鼓舞人心,也远比批评更实用。
如果孩子的作业看起来像屎壳郎爬的痕迹,脏兮兮乱乎乎,但是有个笔画写的很完美,我们只需要说:“宝贝,我喜欢你把撇(笔画名字)写的那么工整。”那么下一次你会看到另一个完美的笔画。
不评判孩子,先从不评判自己开始做起。与其根据你做了什么来评判自己,不如观察及欣赏你做对的事情,注意这样做带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比如,不要说“我做的十字绣很好看,”而是改成“全心全意投入十字绣是值得的”。不要说“我不擅长厨艺”,而是改成“我开始学做菜了,而且比以前进步了一点点”。重点不是那些字眼——咱们并没有完全禁用“好”或者“坏”,而是停止评判,或者是别把结论说的太死。这样做对我们自己和孩子的伤害会小一些。
这就是怎么避免跳进夸奖的第二个坑——正面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