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心法,如同练武功一样,越厉害的武功越考究内功和心法!”这个对《非暴力沟通》(又名爱的语言)的介绍太强悍了!今天逻辑思维第五季正式更新,罗振宇提出了,学习焦虑。我最近的行书就有点焦虑,每天理解不了老师推荐的图书内容,那么就不知如何下笔,越不会写,就越看不懂内容,特焦虑。
看到心法,特兴奋,再难也要练,因为能成为高手!静心平息开始,再难的、再晦涩的文字都需要转化为自己能理解的内容。那我理解的《非暴力沟通》的观察就是基于事实的观察,不做评价,不设立好坏、善恶、快慢等衡量标尺。以为每一个人由于个体的差异,环境的不同,文化的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感受情绪的不同,标尺就不同呀!
既然是沟通,求同存异,不强制对方认同,而要润物细无声的交流, 那就要学会观察、倾听。如果观察、倾听后,观察到自己维持觉得地方,凭借自己的标尺体系再做二次评价 ,绝对能有一个新的提高。心法就是提高心性,包容、谦逊,才有高质量的二次沟通,才有共识。文章中最厉害有首——诗鲁思. 贝尔梅尔讲了观察和评价的区别。
导师介绍了“321自省法”:第一步:问3遍自己“这是真的吗?”;
第二步:如果是真的,请举出2个亲耳听到或亲眼看到的,可论证的例子;
第三步:请将你的描述写一遍,看看那些形容词可以去掉。
考量自己对事物的描述能否保持客观 ,才能训练我们接收知识的敏感性,才会有不断的思想迭代。印度哲学家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最高的智慧”。
到这里,我才发现自己就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学习有四个步骤,学习、保存、分享、创新,我能做到第三步,就很好,第四步我还做不到。既然前三步能做就坚持做,第四步就是挑战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刻意联系喽!不在学习焦虑,那就想法和别人去沟通,训练自己分享知识,描述好自己的学习心得,不评价,如果有对方能和你交流,能用例子论证了我分享的知识,就能验证自己的而分享和理解是否全面,简化知识的复杂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原来,以前我愿意和同频的朋友探讨业务,那时提高最快因为我们用例子来反复验证,和高手过招是观察的过程呀!那种方式最快,多分享,找伙伴一起过招,加入行书快一个月了,可惜自己顿悟太晚,行动太少,交流太少!知行合一,坚持写作,坚持分享、坚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