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大学前,或许都会认为进入了大学就轻松了,可真正进入了大学却又感觉新的压力与竞争。
大学与高中的压力与竞争是截然不同的。高中时都是在过独木桥,通过率只有那么多,谁通过谁就赢,而能够通过独木桥的资格只看高考分数,所以,对于高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而大学里不是过独木桥的竞争,而是通过设置标准的通过率,只要通过就完事大吉,如果为了追求更好,那就要去竞争。
所以,高考时的竞争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大学里的竞争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了。可能从表面上看好似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但从深层上分析却是与大学的教学管理规定的竞争。
大学里的压力来自于为了自己学得更好,而竞争则是与教学管理规定之间的竞争。而在大学生之间感觉到这样的竞争恰恰说明这种教学管理规定是合理的也是制定这种规定时所期望的结果。如果一个制度出台达不到相互竞争的局面,看不到比、学、赶、帮、超的氛围,那只能说明制定的制度出了问题。
在赛场上夺得冠军的运动员,每每最先感谢的就是赛场上的竞争对手,因为是他们的存在,才让自己有了不断超越自己的动力。而产生这样的比、学、赶、帮、超氛围的正是竞赛场上的法则,就像奥运精神一样“更快、更高、更强”,也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大学里也一样,只要通过了教学标准,大家都是好样的,都是人才。而为了更好的自己,大学非常有必要按照标准要求追求更完美的自己。于是就存在了竞争,这种竞争取决于教学制度的制定。
正是有了良好的制度保证,才有了追求更好自己的人才,才会产生相互之间的竞争。每一个领先者都应该感谢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不仅是你的竞争者,还是你的同学,你的益友。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让自己有了更加奋斗的动力和目标。
为了更好的自己,也为了更高的目标,必须有竞争,这是动力的源泉所在。
大学生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