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童的散文《你为什么对我感到失望》中,有读者在见到他本人后觉得对他很失望。针对这种现象,苏童在篇末想出了以后对提这种问题的人用“我对你的失望很失望”来回答是挺合适的。
觉得苏童这句答语真的很巧妙。苏童说“任何人不必对他人虚幻的期望负责,能让大家都喜欢你是幸运的,能让大家都讨厌你是不幸的,但是按照别人的期望呼吸、吃饭、说话、打哈欠是不必要的,一个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音容笑貌之中,即使它充满缺陷。”
就像有些东西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一样,就像我说大海很好看,你却说它淹死过很多人一样。没办法让别人用你的思维方式去评价你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不同的见解吧。才会有那些人的失望吧。
小左想起了张洁的一篇文章《我的四季》中说的“我已爱过、恨过、笑过、哭过、体味过、彻悟过……细想起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认真的活过、无愧地付出过,谁也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他们对别人的失望都能这么阔达的来看,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洒脱奔放吧。我觉得能这么想就是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收获。就像树大招风一样,我们不必为他人的看法而负累,因为他们终究无法感同身受我们的一切,所以他们对自己失望时殊不知我们还为他们的失望而失望呢。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对一个人哪怕在了解也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所以对人失望甚至可以说有点不负责任。因为你无法知道他或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造成了你的“失望”。
小左不禁想起曾经看的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母亲拿着两个苹果问她的小宝贝吃哪一个,结果小宝贝在两个苹果上各咬了一口。如果在没看下文的情况下,估计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小孩怎么这么贪心,甚至对这个小孩有点失望,但是这不过像苏童说的那样小男孩的做法没有达到大众幻想中的期望罢了。如果在看下去我想不少人都会有些脸红,因为我们误解了小男孩,他之所以在两个苹果上各咬一口不过是为了尝尝哪一个甜,好把甜的苹果留给自己最亲爱的妈妈。所以在看完始末时真的得对那些人的失望而感到失望了。
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人生轨迹行走着。泰戈尔说“我们误读世界,反说它欺骗我们。”我们对他人的失望也许是一种误读,只是自己还不够了解。不要随便对别人做出评价,因为无法感同身受。
我对你的失望很失望。失望可能还是在于不够了解吧,所以别轻易对人失望。能做到就是管好自己,然后不要随便品评别人,因为在评价别人时也没办法保证以全知的视角来做出不失公正评价。
如果他人对自己失望了,那就随他去吧,时间总会证明的。就像竹子是最高的草,但竹子在一开始肯定也是让许多同类感到失望,因为竹子一开始长的很慢,但是过了那一段时间,变会以惊人的速度生长起来,最终会成长到让那些曾对它失望过的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不轻易对他人失望,也不因他人的失望而难过。坦然的说“我对你的失望很失望。”然后以自己的方式走下去就好,时间是会让一切水落石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