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思索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这可能是每个孩子都会问的问题,也是人类探询了几千年的问题。这么严肃的问题每每从孩子的嘴里问出来,让人颇感惊奇,不知这是人类几千年的顽强探询在遗传中的潜移默化,还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在童年的最初萌发,总之,这应该说是一个人哲学思考的开始。

回答这个问题,让妈妈们颇费踌躇,答案也是千奇百怪,各具智慧。

“你是妈妈从外面捡来的!”

“你是上帝送给妈妈的礼物!”

“你是从妈妈肚子里跑出来的!”

…………

我妈妈的答案是这样的:“你是门槛下的土里生出来的。”从此知道了土地的重要,也形成了那个时候“世界观”的基础。

一次和小伙伴在一起玩,疯够了,坐下来,有人问了一个相当深奥的问题:“你们说我们周围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

这也是我在思索的问题,于是不假思索地把我思索的结果作了“发布”:“这些东西都是从土里来的!”

对于我的结论,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不同意的让我作出说明。我反问:“你们谁能找出一样不是土里出来的东西?”

“大树!”

“大树可是土里长出来的,这太简单了!”

“板凳!”

“板凳是木头做的,木头是大树做的,大树是土里长的!”

“房子!”

“房子是用砖砌起来的,砖是用土烧出来的!”

“水!”见难不住我,反对者增加了问题的难度。

“水都是在河里,要不就是在井里,不管在哪里,都是和土在一起的,没有土,哪来的水?”我随手抓起一把土一攥:“你看,这土里都能攥出水,水就是从土里来的。”

“铁!”

“收音机里说铁是从铁矿石里炼出来的,铁矿石是从土里挖出来的。”

“人!”反对方认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最难解释的,非常得意。

我心想,我妈妈早就说过人是土里生的,这还不简单;又怕拿妈妈的话来论证不够权威,没有说服力,就分析道:“人都要吃粮食,对吧?不吃粮食就要饿死了;粮食是土里长出来的,所以人是从土里来的。就连人死了都得埋到土里去,回到他原来的地方。”不但说明了人从哪里来,还指出了人到哪里去。

小伙伴们再也提不出一个反证,我的理论成功地通过了论证,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后来,知道了古人的思考和探索。

《尚书》上说:“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与我的理论不谋而合!古人还提出了“五材说”,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构成的。“五材说”后来发展成了著名的五行学说。

古希腊人提出了“四元素说”,认为物质是由土、水、空气和火这四种基本物质构成的。按照他们的理论,木头是由土、水和火结合而成的。把水除去,木头就变成了干柴。燃烧干柴,就把木头分成了原来的火和土;火从火焰里跑掉,土留下来就是灰烬。铁是由土和火构成的,铁矿石就是土,冶炼的过程就是把土和火结合起来生成铁。铁生锈就是铁失去火剩下了土。

“五材说”和“四元素说”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把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土、水、火当作基本物质,反映了古人对客观世界的某些相同看法。让我惊奇的是,以我儿时有限的经验和幼稚的思想、仅凭直觉得出的想法,怎么能和古人有相通之处?是人类认识的童年时期在今天每个个体童年身上的重复和再现吗?

儿时的思索促使我后来认真学习,以期弄懂我们这个世界的秘密。通过学习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要复杂得多,它既不是由“五材”构成的,也不是“四元素”的组合,而是由100多种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的。这100多种不同元素的分化组合,形成了无穷无尽的各种物质,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发现,人的一生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就好像人类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认识过程的一个高度浓缩,其起点非常相似,都是由人类的好奇心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所引领。所以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一个哲学家。可是这天生的哲学家能思考多久呢?随着年龄的增大是什么让他们停止了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四柱特训班讲义》一书,是笔者根据2003年春举办的四柱特训班讲课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它是以《四柱详真》...
    小狐狸娃娃阅读 11,916评论 1 29
  • 读的什么书:《好好学习》 阅读有效时间:半小时 阅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看工具类书,总是一时警醒,翻篇就过,还是比较...
    不自在人观自在阅读 223评论 1 0
  • 高考,一个故事三条经验 2013年高考,某考生在考数学时从后往前做题,结果没做完。考试结束后,家长批评了他,考生自...
    周而易之阅读 1,269评论 0 5
  • 外面的雨淅淅沥沥,不适合出门,最适合遐思和想念。妈妈才打个电话说衡阳大雨倾盆,并问我昨天去博物馆好不好玩。我才忘记...
    嬛姝阅读 35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