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天,意味着什么。
我从旁观者化身为写作者,把朋友圈转移到简书,开始了自娱自乐、自我感动。
叮~电脑屏幕下方弹出一封“关于成立品牌策划部的相关通知”邮件。起初我抱着好玩的心态点开,看了看邮件里的正文。
正文底下附上了品牌部四位成员的简介,其中一个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XXX,简书APP签约作家,个人微信公众号XXXX,“运气,是机会恰好碰上了你的努力。”
有时候很想要了解一个人,可能只是因为他说的某一句话触动了你的心弦。
我关注了他的公众号,把他以往写的文章一一看了遍。虽然在同一家公司上下班,但我从未注意过他的存在。但是看他的头像、读他的文字,我猜他和我差不多年纪。
或许是突然发现自己身边真实地存在了一个“签约作家”,即使和他不曾照过一面,我开始萌生一个想法,我想更多地了解简书。这算不算是一种爱屋及乌呢。
一个自诩“话痨”的我并不喜欢社交,一方面是害怕自己短浅的见识让人见笑,另一方面是不爱听到他们话里流露出的牛掰。
对比自身,他们确实很优秀,毋庸置疑。
所以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一直在看别人的人生多精彩,读别人的成长多励志。
要不是那天读了一篇文章,光明正大地做起了白日梦,恐怕直到今天我连写的勇气都没有。
正如每个女孩心里都会有一个公主梦般,没有谁不曾想过自己有天在别人眼里光芒四射,我也不例外。
我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我读的书不多,我长得也一般,我的工作很简单,我的生活很简单...
外表平静如水,内心波澜起伏。
除了我家耿宝,御用书童—萌主,好姐妹—放放,我没有让再多的人知道我在这。因为我知道,只有他们会懂我。
当第一篇作文出炉后,我收获了齐齐姐的一个小肯定。对比之前写过的“杂”文,似乎真的好多了。
我开始琢磨怎么写下去,应该写什么。可是我也渐渐陷入了迷茫,写来写去都只是自己,我想跳却跳不出这个圈。
那日惠州的尴尬一游,令我心生很多思绪,但想来想去也就只写下了和滴滴司机的故事。三个片段,三段对话,写到结尾,却纳闷:我究竟想表达什么。
昨晚重新拿起针线,感触多多,于是写了一篇随笔。不超过三个阅读量的一篇文章,却收到了一条评论:生活很多彩哈。
我兴奋不过三秒,就开始有些惆怅。用萌主的话来说,我们这看起来多彩的生活,无非就是苦里穷中作作乐罢了。
蜗牛:“我好像把这里当作朋友圈,发的尽是自己的动态。”
萌主:“没事啊,本来就没几个观众会去看、何况是在意。”
近来,我有些焦虑不安,总是在梦里惊醒。回过神把自己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看了个透彻,怎一烂字了得!
他说,写给自己看,希望我喜欢,你不讨厌,就很好了。
是啊,那些写得再不好的文字里,流露出的都是自己最真的感情,我又怎会讨厌。
现实活着本就有太多框框架架,为什么还要在这里束缚自己呢。于是我不再刻意去想、不再刻意去写。
记得白朵朵的一篇文章里说到:
“朋友圈里的我,是我心中希望实现的理想状态。
而实际生活中的我,像是灯光褪去后狼狈收场的路人,平凡,简单,朴素,实在。”
加了我微信、关注过我朋友圈的人一定也知道,我的朋友圈设置了动态仅三天可见。无论当时自己是喜是悲、是乐是愁,三天以后,这一切都会回到原点。
我不想让人知道我在做着什么,却又想向人分享着我的心情。而这里,沦为了我的第二阵地,尽显我的动态。
我画了一个丑萌表情小人,画了一个大头比卡丘,画了一个畸形台灯...我写了莫名其妙的诗、写了莫名其妙的文...
上一次我勇敢地戳破了差不多先生的谎言,这一次我却陷在了阿Q精神世界里。
夜晚路漫长,白日梦还在。我感动不了你,却感动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