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又火了起来。
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乐意选择更方便更舒适的出行方式。道路的拥挤,停车的不便和环保的宣传,人们在更多的时候会选择公共出行或者网约车。而网约车相较于公共交通更为便利,出门就可以上车直到目的地,因此众多资本进入网约车市场,而大鳄角力的最后,滴滴笑到了最后。
人们谈论滴滴的时候总避不了谈论柳传志,因为至此柳家几乎控制了整个网约车市场。从前期竞争时的资本比拼疯狂折扣,到市场合并的经济手段,柳青正式接管了最大的网约车平台。
总得来说,出租车的事故率并不比网约车低,为何人们对于网约车事故如此激愤呢。
首先来说,滴滴主打年轻社交的策略意图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把自己定义为提供平台的第三方,并没有完全承担安全检查的责任,如同古代的媒婆,成不成好不好不负责任。他的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你甚至不知道接单的是人是狗,而出租公司最起码可以查到司机的社会背景,从而有个安全底线。不够合理的营销策略加上行业垄断下的娇狂将乘车者的安全抛之脑后。
在和警察对接时的傲慢态度,接受普通人求助的时候说明了这家公司并不care大家的安全,市场统治下的处置也着实反应了资本市场的残酷。
只是希望更多更好的公司参与竞争,一个良性的竞争往往比一家独大靠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