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德, 应这样做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们有必要冷静思考,在富起来的今天,如何既弘扬中华民族节俭美德,又与时俱进,形成人人重视节俭,自觉做到节俭,以俭修身,用俭养德的良好习惯呢?那就要对“俭以养德”有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
节俭,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全社会人人有责。要系统而不是零散的、长期而不是偶尔的、生动而不是呆板的,潜移默化搞好宣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要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积极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开展餐桌上的“光盘行动”;大力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的环保节能行动抓起,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养成节俭的自觉行为。
节俭,必须作为淳养品德的必修课
孔子在《论语·颜渊》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意思是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只有节俭,才能德行高贵,名声优良。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既要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也要提倡勤俭节约,作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有节俭的意识、有节俭的行动、有节俭的举措、有节俭的文化,使节俭真正成为每个人道德修养的必修课。
节俭,必须从娃娃抓起
节俭的意识需要从小培养,节俭的好习惯需要一点一滴养成。否则,小的时候养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好吃懒做、贪图享受,长大之后再改就难上加难了。
家长要给孩子讲清节俭的道理,让他们深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时,还要给孩子做出节俭的示范,从节约一粒米、一叶菜、一丝肉、一滴水、一度电、一支笔、一张纸、一个本儿做起,从小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小抠门儿”,慢慢养成节俭意识,树立起良好的节俭观念。
学校要给孩子上好国情课,让大家认识到,我们国家人口多,资源少,如果不注意勤俭节约,将来的子孙后代就很难生存和发展。还要让学生们懂得,个人的财富可以自行支配,公共资源不能随意浪费,浪费是一种犯罪,是可耻的行为,形成“节约共荣、浪费可耻”的好风尚。
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正如一位哲人所言: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人生的美好追求。人们应该居安思危,生活越富足,越要重视节俭,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节俭成为一种时尚,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增添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