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可恨之处,无非是因为本人不够努力,因而导致自己的可怜处境。
那种对生活无动于衷,最后落到走投无路的,确实是可怜又可悲。
但是现实却是,走投无路的人,却也并不止于这种人。
我是个乐天怕,一直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即使没有回报,终究也是一种积累。生活对付出的馈赠不再这里就在那里,不再此时就在彼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是吗?
直到近期,我才知道这个道理里的不合理之处。
先是他找工作的经历。
在家颓废了两年后,他决定摒弃一切顾虑,包括面子、身份、工资,只求有意恩事情做。要知道,他自认为以前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出生在城市里,早早就入了体制内上班,加上长相不错,脑子灵光,说是天之骄子虽然有点过分,但享受来自身边的各种仰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优越感,不是那些在社会底层的人所能想象的。
总之,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人上人,社会地位上是,心理上亦是。
所以,他天真的觉得不需要任何才能和资本的储备。直到前年回到家,还对普通工作职位不屑一顾。对找工作就是求职的“求“字觉得不可理喻。他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才,应该是别人来三顾茅庐。
可是,除了会指挥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
舞文弄墨?到处倒是名牌大学的学生!
那个公司又会轻易缺一个高层领导呢!
收入无着。此时,已经不是囊中羞涩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逼迫。
终于,普工也愿意做了。
普工?你能随时加班吗?你是熟手吗?你在四十五岁一下吗?
明明只有第一个才是意愿可以决定!而此处,意愿在年龄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从冬天求到春天,他说已经到了绝望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