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90后东北姑娘,黑龙江一个小镇事业单位职工。与妹妹腊月合办【读壹年书】微信公众号。曾在黑龙江省团委,地方团市委公众号发表文章,今日微头条达到80万+的阅读量。
读书、写作是正月最热爱的事,她相信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
正月从三个层面向大家分享了她的写作故事:
1.写作初衷:我是谁? 2.写作方法:写什么,怎么写好? 3.写作方向:上哪写,给谁看?
一、写作初衷:我是谁?
1.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听到什么样的歌,看到什么样的文,写出什么样的字,遇到什么样的人。
你能听到治愈的歌,看到温暖的文,写着倔强的字,遇到正好的人。你会相信那些信念,温暖,梦想和坚持这些早就老掉牙的字眼。因为,你就是这样的人。
2.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一句著名箴言。
【1】文如其人
正月在写作中不断地认识她自己,也经常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她认为写作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所谓文如其人也是这样。
她曾经拆解过一些爆文,发现文章的套路可以学,但是其中的思想是很难学的。你是什么样的人,都会反映在你的文字里。意识到这些正月就会去学习,同时发扬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2】性格决定文风
有的人急躁,有的人安静,有的人三分钟热血,有的人执着。你的性格决定了你会写什么样的文字,能走多远。
根据自己的性格,你会找到擅长的文风。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你才能碰撞出火花。你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读者。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心流,是将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时候会有一种充实感。当你写得很专注很投入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这种心流,它是写作者最美妙的时刻。
【3】你为什么写作?
正月从小就喜欢写作,小时候家住在山上,没有电只有蜡烛,她常常在夜里看书,点完了一根蜡烛才肯睡。
那时候没有名著,就是一些童话书、杂志、语文书,她自己用废本做了好多小本,用来记录好词好句、记故事和画连环画。
正月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作家,因为上小学的时候,作文写得好,经常被语文老师夸。作文课的时候,她写的作文都是作为范本传阅给大家的,几乎全校都知道她写作文写得好。
受到老师和同学认可的正月,把写作当成了一种理想去奋斗努力。
当你想写作的时候,一定要经常问自己这两个问题: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它会让你摸索到你适合的风格。你为什么写作?它能让你坚持更久。
二、写作方法:写什么?怎么写好?
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写作,只要想写下去,一定要先问问自己,剖析自己。
发自内心的热爱,才是你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这个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你可能会收获别的,比如认识更多的朋友,挣一些钱,这两个部分是不能颠倒的。
写作让内向的正月找到了一个输出口,重要的是磨练了她的心。
写作有一个好处,它不是一时的,而是终身受用的,写的年头越多越好,写的作品也会很深刻。写作不要着急,它会随着你的成长而成长。
正月几乎不愁写什么,在她的脑子里要写的东西太多了,她反而会怕精力不够用,她向大家分享了一些:
【一】写作素材的来源
1.从记忆中挖掘
你的人生经验是最好的写作素材,不光可以找到一些可写的内容,更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些内心最真实最打动人的时刻。
你想到那些美妙的时刻,就会让你试着去找记忆中那些闪光点,无论是喜怒哀乐。正月经常写儿时过去的人或事,她记录这些痕迹,把它们当成了她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使命。
2.观察生活,联想深思。
观察不仅让你有写作素材,也会让你更爱生活。
正月是一个想法多的人,医生建议他吃红豆补血,她就联想到了小时候吃红豆馅的事,又想起了她的奶奶,把这当作了写作素材,她说生活处处都是素材。
她向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是作家简媜在大学时候写的第一本书《水问》,没有什么动人的故事,也没有什么苍凉的经历,简媜就是看见一棵树,一朵花,一个倒影,都能写出一篇文章。
这本书启发了正月观察生活这方面的灵感。
3.命题作文:书影评
如果实在没有素材,又不想表达主观自我,你就可以去找一些命题作文来写,从读书、观影中写读后感、观后感。
命题作文,它的好处是发表比较容易,不像投稿,你可能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准备。头条经常会推出一些话题类的写作,你还可以去豆瓣小组找一些征文的信息。
头条经常会发这种话题类的,而且发得特别容易。
【二】怎么能写好?
写作中有人常常痛苦:坚持写太难了,有的人苦恼没有东西写。对正月来说,她都不觉得这两样难,她觉得难的是怎么能写好?
她尝试过看一些写作干货,报一些写作课程,去搜集写作素材。
在网络上、公众号里看过的都剪切下来,电脑里建成文件夹,分门别类,搜集素材整理素材,这个想法是可取的,但是方法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
在你写了很多文章以后,你自己就会开始琢磨了。
平时看书也得积累素材,最好是能背诵下来。正月会把书中看到的好句子拍下来,再打印出来贴在家里的冰箱上,她在屋里走动时看到,就会读一读,背一背。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这是最简单而且很廉价的提升写作能力的方式。阅读有好有不好的,这里说的好,一个是指书本身,一个是指看书的效率。
畅销书读的人最多,但读经典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正月读的书每年都在30本左右,但是记住的并不多,有时会被数量限制,着急读完,但是把握好时间还是很有效果的。
她每个月定了读书目标,每天读一些循序渐进,它会渗透在你的生活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每年年初她都会买一个好看点的笔记本,用来写阅读笔记,每天都记,把它形成了一种仪式感。刚开始她只是记好词好句,当她开始琢磨怎么写好以后,就会下意识地学习别人怎么写。
她会分析每一段句子,和它出现的关联主题是什么?这样读的书印象就深刻了,也能读进去了,有时候写作也能用得上。
在读的时候,经典文章里头常会出现一些典故,有的引用诗经、论语,还有提到的一些书都可以搜一下记录下来。
正月会挑一本特别精读的书去记笔记,记的都是需要精读的书的笔记。
阅读可以利用豆瓣,不确定书好不好的时候,可以上豆瓣看书的评分。读过的书可以用豆瓣标记已读,它每个月都会给你推送报告。这个月读了多少书啊?看了几部电影?它会监督你让你清楚自己的阅读情况。
写作除了靠天分靠灵感,也需要学习。但热爱知识不经进一步研究一样没有用,天赋并不会让你一步登天,在写的路上,你会逐渐意识到。
齐帆齐老师推荐的《成为作家》是一套创意写作系列丛书,是第一个主张写作可以教的,并且在国外大学开设了写作专业。
这本书有一个方法,每天早晨醒来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候开始写作,不要刻意,拿起笔就写。这本书会教你一些写故事的方法,干货比较多。
正月觉得别人教的还是得靠自己悟,悟不明白还是没有用。就像日更写作一样,你还是得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每天需要练的是什么?不然如果很机械的话,很快就会坚持不住了。
三、写作方向:上哪儿写?写给谁?
阅读你最好能分出来,哪本书是要精读的?那本书是要粗读的?
粗读的时候你大概知道内容怎么写的就可以了,但是细细精读的书一定要仔细看,然后好的要背下来记下来,这样你就不容易忘,当写阅读笔记和书评的时候,也能回想起来里头的内容。
这是许多写作者经常会想到的,会关心的事,往往在写作开始的时候就会想这个问题。
当正月认真对待写作这件事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首先接触最多的就是公众号。她那时候很少写,最开始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候,关注了许多公众号。
2014年的时候,她从一个公众号链接到了另一个公众号,就一个接一个的关注,就像开启了一个新世界一样。
他们写得都很好,不管是鸡汤还是干货,看过了就让正月头脑热起来,她从护肤生活美食电影书单各个领域关注了一大批。
后来她取消掉了一些,只关注一些比较有质量的公众号,比如骚客热点、乌鸦电影云等,看热点书,影评这些就够了。
看完之后她就开始在豆瓣上写日记,写一些特别玻璃心的文章,还有博客,都特别私人,不公开发文。她没有自信,也很保守,想法就是先写到自己满意,然后再公开写。
就这样写了很久,几乎没有粉丝,她还就怕有粉丝。她没有投稿这种想法,就是害怕,觉得不自信,不敢公开发表。
知道她这么写的只有她妹妹,总劝她公开写作投稿,她总说自己写得不好,导致妹妹都对她失望了,自己去开设了一个公众号。
2018年,正月也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刚开始叫城南旧事,还是写一些她自己的事,也不公开,也不转朋友圈,因为她太害羞。
直到2019年六月份,妹妹跟她一起打算把公众号做得正式一点。妹妹是学设计的,自己给她设计了片头、头像配音,还改了公众号的名字。
有了妹妹的加入,公众号写的内容有了选题。她俩选择一周更两天,星期天和星期三更文。星期三写随笔,星期天写书影评之类的,慢慢的一直坚持下来了。
虽然创办还不到一年,但是没有断过一次,妹妹有时候还画插画,说老用别人的,图不好还侵权,画得不多,因为妹妹的技术还不太成熟。
与妹妹合作之后,正月开始公开在朋友圈发表,迎来了一大波人的关注,很多人点赞、夸奖,几乎每天都是三位数的阅读量。
七月份她去青海度蜜月,快结束的时候,包车小哥知道她写公众号,也让她帮忙写一篇游记给他推广,正月就答应了,没想到这篇游记几天功夫阅读量就过千了。目前是2000多,给小哥带去不少游客,很多同事看过了以后还表示要去。
正月没有加过任何社群去营销,关注李菁老师一年多,才加入她的吧啦文学群,特别不好意思在群里面发广告。
在果果老师的鼓励下,正月渐渐有了一些自信,开始尝试投稿,有失败,也有成功。
投给黑龙江团委的稿子,很顺利就过关了。而且编辑非常认可她的稿子,发稿的时候还特意打了推荐两个字。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平台?
正月在单位曾经负责团委这块,多接触这方面的东西,偶然发现他们这个夜听栏目,打开另一扇门。
她的主管领导特意找她聊天,说他妻子曾经在文联工作,认识了许多这方面的人,领导也见过连写的,但感觉没正月写得好,他鼓励正月好好写,还帮她推。
从前觉得写作是个不好意思拿出手的事,也挺矫情的,没想到会给她带来这么多改变。
慢慢的有了一些人的关注,她也看清了自己的方向,独自在网络的世界里飘荡,不免有一些迷茫,当双脚落地,她感到十分踏实,正因为如此,她选择了这一份稳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