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思考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也是假期最长的节日。在农村,从小年开始,到元宵节结束,整个年才算真正过完。

为什么春节要整这么长时间呢?

因为在古代,食物是非常匮乏的,好不容易熬到过年了,多吃点吃好点,就成了大家共同的需求。但东西太少了,准备年货不容易,跟打仗一样,叫“打年货”。

所以,传统节日本质上,都是匮乏的结果。

古人是这样,我们现代人难道不是这样吗?

只是,我们匮乏的不再是物质,匮乏的是自我!尤其是我们打工人。

在一个组织里,如果你丢失了自我,你就沦为了一个工具人,你嵌入组织越深,你的工具性就越强,而你的选择,却会越来越匮乏。

我们为什么天天盼着过节?

因为我们平时太匮乏了:没有时间休息、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健康、没有时间幸福……于是,我们采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过节:大吃、大睡、大玩、大补(补偿家人),看似在弥补之前的匮乏,但是节日之后,却没有感到充实,而是无尽的空虚……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循环。

有一部电影叫《土拨鼠之日》。

男主菲尔,是一个典型的打工人。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他不喜欢周围的人,甚至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感,他不耐烦又无可奈何地过着一天又一天。

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在于,它把我们一成不变且无趣的一生,抽象成单调重复相同的一天时,问题就被暴露出来——

失去了自己,昨天是今天,明天还是今天。

每一种痛苦、欢乐、迷茫、叹息……都将以同样的顺序,反复降临。

那如何才能摆脱“无用就弃”的工具人命运呢?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人不改变自己,365天不过都是一天的重复,即使是过节,也不例外。

总有解决办法的。

宁愿痛苦,也不要麻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