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续“培育别人的丈夫”(养育男孩)一课后又一深刻的反省。
讨好型人格在我身上演练了多年,早已深入骨髓里了吧。遇到任何事情的第一应对模式,三十年的根深蒂固并不简单。要破除,必须从觉察开始,还要有一个不停地在我耳边“敲”的人,唐老师。
我的任何发愿都能实现让我非常感恩,这一回唐氏锤子敲碎了我的“暧昧关系”。
前两天婆婆有一个检查需要家属陪同,正好时间是我接可乐放学的时间,于是我请了我爸来帮忙接可乐。
可乐听到我用手机跟公公沟通几点接诸如明天的安排时非常激动,说不愿意公公接,要和我一起去奶奶那。
每遇这种情况我心中都莫名地紧张起来,生怕惹来重重复复的说明解释,说到口干舌燥依然不理解地闹啊闹。还拖着一堆情绪迎接下来的几小时,想想也冒汗。
我惯常地瞎编和忽悠:“好啦,我知道了,不是刚刚那样子安排,公公不来接你。”
可乐:“那你来接我,再一起去奶奶那儿。”(我还是习惯地去辩,因此可乐想出很多种安排)。
我停顿了想着先骗过去,到时候公公接了他就开心的了。
我:“嗯嗯,明天再看吧,我们现在先出门,不然来不及去饭店拿位置。”
可乐在我瞎编兼入戏的气势下是安静下来了,可是我的心却久久没平静下来,隐隐约约感到什么不对劲。
想起了最近的课题:诚实真心地表达自己,而且还得是明确地,不搞暧昧。
那我刚刚岂不是违背了这修行吗?脑子里马上开通另外一条回路:明天不能亲自接送是事实,真诚地如实告知儿子也是体现我作为妈妈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品质,不是玩乐的时候确实得正儿八经地对待事情。家是共同去经营的,孩子也有责任去配合其他家人的安排。
我们到了楼下骑上单车,可乐坐在我怀里。车前行打起的风非常凉爽清新,正好吹醒我,觉察讨好型固有模式的“惯性搞暧昧”。
我的理性思考带动着嘴巴说:“可乐,明天是这样子的,因为奶奶有个检查需要家人陪着,爸爸要上班,妈咪得过去医院一趟。正好做检查的时间很接近你放学的时间,我赶不回来接你,所以请公公来接你。你们在图书馆和伙伴们玩着等我,你放学的时候我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直接到图书馆汇合你们。”
可乐:“哦!原来是这样的,好吧。我以为你不回来。”
可乐极其自然地接受公公去接他放学,没有我想象的喋喋不休、较劲地听不进去。也是我那个当下完全剪断了不放心的钩子,不再小心翼翼地搞暧昧。暧昧的回应无零两可最伤害关系,坚定温和地表达,在这种能量场里可乐感受舒服安心,理解和配合在这正向的能量传递中衍生出来。
在此我也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不是我带他,他闹,是以为我不回来,或者好久才能回来。我暧昧的回应,造成了“离不开妈妈”,是我放出的钩子把儿子钩住,加重儿子的不踏实感。在这些点上可乐会耗费很多能量和精力,去琢磨这一段暧昧,到底怎么样?妈妈去做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不带我去?无穷无尽地思索着恐惧着。
孩子是天然地走向独立,离开妈妈的。而妈妈的状态为这一天然的独立之路设下了多少人为的障碍和关卡?
作为一个男孩的妈妈,我常常觉得我手中握着的是日后很多女孩子的幸福,差点就弄出一个“暧昧男孩”,那不是间接断送了人家女孩子的情感吗?
妈妈自我成长确实不能小瞧的,能不能从与儿子的日常互动中觉察到阻碍孩子成为自己,迈向独立自由的人生路,非常重要!
引用《妈妈是什么》书中的话:有人说培养儿子就是给别人培养丈夫。是,在他找到自己的命定之人,成为人家男友、爱人之前,要装备上丈夫、男子汉、心胸广阔的人、逆境克服者等等软件。父母作为出品人,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