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是东方星宿“龙角星”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日子。傍晚下班回来的路上,特意向东方看了看,顺势仰头想找找天上的星。
已经记不清已经有多久没有这样仰望天空了,城市的灯光污染,已经忘了还有星空这件事儿。
小时候特别喜欢晚上仰着脖子走路,无数颗星向你眨眼,与你同行。不知道是小时候眼睛好,还是那时的天比较低,满眼望去都是天,黢黑黢黑,上面布满了星。
深夜时,天边红亮红亮的火星;凌晨衬着鱼肚白的天色,依然明亮明亮,一闪一闪的太白星;一眼就能找到的北斗七星,顺着勺子的方向,亮极了的北极星;在挑着一儿一女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是一条长长地银河。
这样的星空,只在儿时见过,长大后再没讲过这样的星空。再怎么刻意去寻找,记忆里那幕清晰的画布都再没出现过。那时那个孩子的眼里只有星,星就变得特别大,特别亮;每次都希望能够看到流星划过,就是那么目不转睛的盯着,应该就如同现在的孩子目不转睛的看小猪佩奇一样吧。喜欢看流星,喜欢看月食,看到难得一遇的日食,兴奋到不能自已。
人类对天空的好奇,喜爱和向往,应该是写在每个人的原始基因里的。不然哪会有风筝寄托情志,哪会有孔明灯承载祝福,更不会有热气球,飞机,宇宙飞船这些真真正正把人类送入天空的伟大发明了。
虽然我们知道牛郎星,织女星就是两个毫无生命的星球;北斗七星之间毫无链接;所有的星光都来自几万年前;银河不过是一片星群。可我们还是相信关于星空的故事,人类之所以能在冰冷残酷的物质世界里活得如此多彩,就是因为这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以及对这些象的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