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折一颜
二十出头的我们,生活有些雷同:读书、工作、结婚。
二十出头的我们,又有着许多的不一样,比如爱好、追求,甚至是三观。
但是对于我们,在年轻这个襁褓之外,什么才是我们能够触碰的重要的东西?
(一)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大致是:
老板因为当月绩效不好对她大发脾气,她的原话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能对一个没有经验的实习生这样,活该公司倒闭。”
作为好友,我应该站在她的阵营里,用尽听过的所有鸡汤对她说,别委屈了自己,加油……诸如此类。
但是,仔细一想,年轻只是你向职场不公申诉的砝码吗?仅仅是因为你年轻没经验,别人就应该对你的过错视而不见,是吗?
年轻于你,究竟意味着什么。
(二)
我没有经验,身为前辈你不是应该循循善诱吗,你凭什么对我发脾气?
我是个女生,你这么大声凶我,怪不得你单身。
他还是个孩子,他什么都不懂,你这样责骂他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好像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但是,在所有问题面前,你的所有说辞只有年龄小经验少。
你别忘了,年龄小大有作为的人比比皆是,而经验不足正是你直接导致的,和别人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样的逻辑在家庭中或许适用,但在职场中生活中却未必行得通。别人不是你的贴心男友暖心女友,不是你任劳任怨的爸妈,没有人理所应当为你的年轻买单。
(三)
前段时间一度被00后刷屏,第一批00后今年已经成年,意味着90后的我们甚至都没有机会说:我们还年轻了。
这是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被无数人超越,你没有资格说你年轻,不该这样对待你。
且不说00后创业成功的案例,就说你的同龄人(相同背景下),有多少人已经冲在同龄人队伍前列并且从不放松地往前跑。同样生而为人,此时的你一边抱怨世道不公,一边打开游戏平复一下情绪。
而足够优秀的人呢,他们不是不会抱怨,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做这些无谓且无聊的工作了。
他们不会因为年轻祈求别人善待,甚至正在不顾一切用实力让所有人忘记他们的青涩。他们不会用经验不足来搪塞工作不过关的事实,因为在过去的每一分钟,他们都在努力让自己脱离经验不足这个盲点。
不可否认,在你还在为你的年轻有恃无恐的时候,你的同龄人已经把你甩掉几条街了。
常常有一些人偏执地认为,年轻就必须得到善待,如若得不到便是所有人的不近人情。但是生活告诉我,年轻只单纯是你努力的资本,而不应该是你无限傲娇的筹码。
时间总会离去,在你不再年轻,老去之后呢?你得到的是什么?
职场不讲人情,这是个残酷的现实。
(四)
最近,有一句话成了一部分家长的甩锅金句。甩什么锅?为自己的养不教甩锅。
某孩子在幼儿园殴打同学,家长不仅不制止,更是甩出了“他还只是个孩子,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
因为他还只是个孩子,欺凌同学就可以被强行合理化。
因为只是个孩子,他做任何错事都值得被无条件原谅,被解释成为解放天性?
因为只是个孩子,就应该不管不顾,从欺凌同学开始,直到成年,犯罪,是吗?
这种逻辑真的可笑,可偏偏有那么一些人趋之若鹜。
我还小,理所应当被照顾,理所应当免除所有责怪、谩骂;
我还年轻,经验不足只是人之常情,数落我就是你不近人情,铁石心肠;
我是个女孩子,你应该帮我换个灯泡,拿个快递,不然你就是直男,活该单身……
这种逻辑虽然有些可笑,但身边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我比你弱,你就理所应照顾我,我是弱者,我必须得到所有人的关怀。如果没有,你就是不近人情,活该你怎样怎样。
我想说的是,谁都很忙,没有人应该无时无刻照顾你的情绪,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弱小对你网开一面,没有人理所应当为你的年轻买单。
在我看来,你的弱小并不是你的砝码,而是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若笑料能下酒,你的无知便可造就一场宿醉。
弱小又不努力的结果,是让你变得更加渺小,更加微不足道,直到最后被踢出职场的规则之外。
没有什么如果,失败并不可怕,不接受失败就是你的问题了。
生活不是拍电影,你不会总有第二次机会。你如果不接受现实,你就应该卷饼铺盖回家,这里并不适合你。
如果你也时常怨天尤人,如果你也把年轻无知当做被谅解的筹码,如果你总会为自己的过错找借口开脱,那很抱歉,你适合回家——拖地洗碗刷厕所,买菜做饭逛地摊。
职场只相信成绩,不相信眼泪。
愿让你宿醉的不是年少无知,而是你的经历。
年轻很美,但没有重要到成为你傲娇的砝码,性别也是。
(写在最后)
因为年轻,你才应该明白什么最重要。
因为年轻,你被赋予了一切犯错的权利,尽管经验不足,但我们完全可以凭借努力去弥补;
因为年轻,我们在权衡利弊之后仍然可以去过自己经历的生活,金钱地位可以慢慢积攒,但青春不行。一旦失去便再也无法找回;
因为年轻,我们拥有任性的权利,在想做和必须做之间进行选择,每一段岁月都不值得被辜负。
年轻只是一件人生的附属品,它再重要也不过是你的资本——你向更好的生活前进的资本。
如果把青春当作你傲娇的砝码,在岁月殆尽之后,它将会像消耗品一样,不会留下一丁点痕迹。
任何青春都不值得被辜负。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