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朱熹:五禽言和王仲衡尚书(其二)
不如归去,孤城越绝三春暮。
故山只在白云间,望极云深不知处。
不如归去不如归,千仞冈头一振衣。
朱熹是南宋理学大家,但他的诗却没有道学气。并非他不在诗里说理,而是说得比别人巧妙一些。比如他的《观书有感二首》的第二首: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根据题目,自然这不是在写景,也不是在写行船,而是用行船来比喻读书做学问。学问局促,思考问题就吃力。学问渊博,就像水满江河,再大的船也能“自在行”。唐人用自然景物托寓情感,宋人用自然景物说明道理,手法是一样的。能不能成为好诗,不在于抒情还是说理,而在于怎么含蓄地表达出来。朱熹这首诗,其实可以视为宋调的典范模式。
至于第一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与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一个模式,都是先写景、再引发议论。说理太直露,这比第一首的写法就略逊一筹了。而朱熹这首比苏轼的略好,在于前两句写景的成功,形象性、画面感都非常强烈,而且不乏美感。相比苏轼那首诗,就显得干巴巴了。
一般认为朱熹说理诗最具诗歌美感的是他的《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字面意思是说春天到泗水河畔寻找春色,只见无限春光,万象更新。春天非常容易就可有找到,因为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这首诗突出一个“新”字,写得春意盎然,读来春风满面,作为一首单纯的赏春的诗,也是非常好的。但朱熹并没有亲身到过沦陷区的泗水,显然是特意虚构的。而泗水又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这样就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把孔子之道比喻成春风了。
这么理解,好端端的景物诗塞进硬邦邦的道理,多少有点煞风景。但如果这真的是朱熹的用意,那这首诗的说理技巧,还要高于“昨夜江边春水生”那首。
朱熹这首《杜鹃》,是异体诗中的“禽言体”。所谓异体诗,是有异于常规诗体的一种创新体式。诗的衍进过程也是诗体创新的过程,有些创新诗体后来成为主流,比如五言之于汉代、七言之于六朝,近体之于唐宋。异体诗,就是那些没有成为普遍主流的创新诗体。禽言体,其实就是模拟鸟鸣声,或者借用鸟名字面意思,或者赋予其新的含义,借来抒情言志。有些鸟名与鸟鸣声接近,所以又称为“禽言”。比如“子规”鸟,可以理解有“归去”的含义,“回潮”鸟,可以直接用来表示回潮。
这么看来,禽言体其实是咏物诗,但由于有自己的特殊体式结构,因而自成一体。禽言体发端是萧衍的《鸟名诗》,在诗里镶嵌了各种鸟名,多少又文字游戏的意味。到了宋代,这种诗体颇为流行,欧阳修、梅尧臣、陆游等都有仿写。
子规、布谷鸟,属于同属杜鹃科属,古人诗里常三者混用不分。杜鹃叫声,在农民听来是“割麦割谷”,在文人听来是“不如归去”。所以朱熹这首《杜鹃》,就是借用杜鹃鸣叫声,来写“归隐”的愿望。
起句“不如归去”,就是对鸟鸣声的模拟,同时也双关字面含义,这正是禽言诗的特点和意趣所在。从飞鸟的视角来看,暮春三月,从高远的天空飞过,俯视一座孤城。飞鸟的故乡在白云之间,极目而望也看不到踪影。这几句,构建出一副空旷静远的景象。“不如归去不如归”,还是摹写鸟鸣。“千仞”句,化用左思“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诗意,表达狂放不羁的隐士生活。这是写飞鸟暂时飞落山岗,拍击翅膀的形象。
整首诗既是写飞鸟,也是写诗人心境,表达对现实的厌倦和对脱离世俗的向往。这是禽言诗的特点,也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诗里没有议论,也没有情感字眼,而只是写景状物,但情感隐含其中,这一点不仅异于宋调,还表现出理学家的另一面。
其实,朱熹的诗更多的并无太多议论,而更加倾向于写情。诗集中多有《八月十七夜月》这样的诗作:
忽忽秋逾半,清辉万里同。遥知竹林夜,共赏碧云空。寂寞盈尊酒,凄凉满院风。寒塘空自绿,不似小园东。
用优美的语言和景物刻画,表达闲适的生活趣味。而朱熹的《九曲棹歌》则用九首绝句来描写武夷山九曲溪的景色,色彩明艳,情致盎然,没有一点说理的意味。钱钟书说:“假如一位道学家的诗集里,‘讲义语录’的比例还不大,肯容许些“闲言语”,他就算得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例如朱熹。”
如果说朱熹是道学家里的大诗人,那么另一位理学家刘子翚则是大诗人中的道学家,因为他在单纯抒情方面更为彻底,其《汴京纪事二十首》就是一组写景叙事、抒情含蓄的佳作。比如第二十首:
天厩龙媒十万蹄,春池蹴踏浪花飞。路人争看萧衙内,月下亲调御马归。
前两句写皇家马队的雄壮威武,给人以将奔赴战场的想象。然后“路认证堪萧衙内”,却把视线拉回城市的现实生活,不过是衙内为皇家调试马屁,以供玩乐罢了。在北地失陷的南宋王朝,这种写法的讽刺意味是非常明显的。
宋代理学家的诗,多以说理议论为主。但避免说理直露之弊的诗人中,理学家比一般士大夫似乎做得更为到位。不过,他们的唯美倾向,也带着脱离宋调、回归唐音的时代趋势,是南宋末年“四灵诗派”和“江湖诗派”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