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赏啊!——读朱光潜《谈美》(十六)
这一节是本部书的最后一节,我读的有点吃力,里面很多的哲思没有读透,所以写的体会可能差强人意。
本篇里作者主要围绕人生与艺术的紧密联系展开,强调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艺术和美,而人生的精彩程度往往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以艺术化的方式去体验和欣赏它。
首先,作者认为艺术与人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可以被视为一部独特的艺术作品,而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和统一性的理解。
其次,作者强调了生活中的艺术表现。他认为完美的生活是对个人人格的展现,而生活中的点滴表现都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面貌。同时,情趣的流露与艺术的创造也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情感表达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展现。
此外,作者还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真谛。他批评了生活中缺乏个性的俗滥现象,强调应展现个人本色,实现艺术化的生活。同时,他也指出艺术家在创造时所应有的良心和态度,呼吁人们以认真敬畏的态度对待生活。
最后,作者通过强调情趣的丰富和生活的美满,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实质上是人生的情趣化。他呼吁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慢下来,欣赏周围的美好,实现生活的艺术化。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于美的向往。
本节是整部书的主体思想,它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它引导我们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对待生活认真负责,关注内心的情感世界。通过践行这些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更加美好和有意义的人生。
它提醒我们要用心体验和欣赏生活的美好。文章说:“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人生短暂而珍贵,每一天都充满了无数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欣赏的瞬间。我们应该以艺术化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无论是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
作者鼓励我们追求真实和个性。他在文中说:“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他又说:“无论是俗人或者是伪君子,他们都是生活中的苟且者,都缺乏艺术家在创造时所应有的良心”。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我们应该勇敢地展现自己的本色,不被外界的舆论和标准所束缚。追求真实,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体现。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感受,以此为依据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然而,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们的性格,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我们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畏艰难,不惧挑战,勇往直前。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文章说:“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知所舍”。在追求艺术化人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取舍和平衡。既要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也要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既要关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要关心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只有找到内心的平衡点,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自信。
最后,文章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慢慢品味生活的点滴。很多时候,我们在忙碌中忽略了生活的美好,错过了与家人、朋友共度的宝贵时光。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