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上练不动心 ,让别人动心才是取胜之道

事上练不动心 ,让别人动心才是取胜之道

《传习录》——

“问:静时变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曰:是徒如静养,而不用克已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陈澄问:“安静时我觉得自己状态很好,可一碰到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是为什么?”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只知在静中涵养,却没有做克己功夫。如此碰到事情就会站不住。人应该在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立住脚跟,才能达到‘静亦定,动亦定’的境界。”

这是“阳明心学”里“心外无事”理论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我们在该动心时动心,不该动心时不动心。而要想到胜,首先要自己不动心,让别人动心。

可是这种自己不动心,让别人动心,没有长期的事上练,很难做到。正如陈澄所讲,静中感觉状态还可以,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来干扰我们,当然能定心。

最近我边学边练习,对陈澄的话有了更深的感触。

学习、工作、生活三点一线,一直过得很惬意,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小摩擦通过不动心都能一一化解。

突然生活中没有预示的撞进来一个人,打乱了整个生活节奏,紧接着工作节奏也被打乱,就如同平静的湖水刮起了飓风。

心不断的跟自己说,静下来不动心,可见,此时我已动心。若是没有动心,那平静的湖面可能就如同丢了颗石子,或者入了几一滴水,几粒沙,仍然会平静如初,既然形成了飓风就证明动心了。

既然动了心,那就让心向好的方向发现,把整个学习、工作、生活节奏进行微调,调到自己静心的范围。

紧接着,工作中又出现了突发事件,太刷新我的认知了。

单位因为和家属区相连,有个别家属总是爱占小便宜,每次单位开展大型的活动后,就会少几把椅子,长此下去,单位的椅子是越坐越少。

每每暖阳当头时,家属们就会在办公楼与家属区之间的空地上坐着晒太阳。同事发现下面坐的椅子就是咱办公楼活动室的椅子,很是气愤,要去拿回。

我真是第一次听说,也是第一次知道这种事情,我认为拿回来合情合理合法。

午饭时间,家属们都回去了,估计下午还要来,所以椅子就没拿走,那个同事立马快速地将椅子搬回。

我看着她那做小偷似的动作,疑惑地问道:你不应该光明正大的拿吗?弄得自己像做贼。

她说:是呀,弄得我像贼,没办法,当着她拿是不是太不给她面子了,都是熟人,搬回来就算了,别弄得都不好看。

没一会儿,那人就在楼下叫,说自己椅子不见了,问了一圈,没人知道。那人居然跑到我们办公室,说我们拿了她的椅子,我真是气乐了,偷盗之人,还能如此明目张胆,理直气壮的来讨要椅子,同事想息事宁人,她却在得寸进尺。

那人说:你们这多了一把椅子就是我的。

同事说:我们办公室本来就多一个椅子,我们没搬你的椅子,你到别处去找。

那人不肯罢休,态度恶劣,咄咄逼人,非要搬走那把椅子。

我见了有点来气,在同事与那人理论时,我静了静心,想想不能动心,谁动心动气谁就输了。

我笑着说,“我也觉得这个椅子是你的,问题是这里的椅子都是办公用品,你看所有的椅子后面都有“活动室”三个字,你看看哪一把是你家活动室的,你就搬走。

那人看了我一眼,估计不太认识我,正在考虑拿不拿。

我看向同事问道:“小江,你说偷盗公共用品算不算违法。”

同事很配合的说:算,只要是偷盗都算违法。

我看那人脸色一下不好了,灰头土脸的准备走。

我问她:“这就走了,不搬你家椅子了。”

那人飞一般的跑下了楼。

要是以前,对我这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肯定直接冲上去找那人理论,有可能还把自己气得七窍生烟。

想到“阳明心学”的“不动心”,精髓就是让别人动心,自己不动心。

想想怎样才能让那人动人呢?就是要找准那人在乎的那个点,就像打蛇打七寸是一个道理。

而我动没动心,都要让那人以为我没动心,我跟那人没有冲突,甚至让那人产生我是站在她那边的,这样那人才能顺着我的思路走下去,或放松对我的防范,我才能更好的打击他。

虽然是工作中的插曲,但可以练习一下不动心,也很好。看看静修的成果,试试动态下是否也可以做到不动心。

如果学习、工作、生活中一起出现突发事件,就我目前静修的水平,也许无法做到不动心,更无法做到让别人动心。

那就需要每日精进,凡事要在事上练,把每一件事都当作一次修练,相信最终做到无动于心。

学得很浅,讲得很粗,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可以下方留言指正,希望友友们不吝赐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