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一百零九)海淀槐树街样式雷宅院
小留流第219篇
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老孟的意思,人有稳定的财产,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发自内心的平静,才会对生活充满信心,才会迸发出创新的潜能和持久的动力,反之,人心惶惶焉。
说回到二雷也如是,打拼事业的同时,也在打拼自己的家业。咱们聊过,皇家三山五园都在海淀,二雷的工作场所,海淀镇西的畅春园和北面的圆明园,为工作方便,自然要把家安在小镇,于是一寻摸,唉,在老虎洞南侧购置了一片房产,来,咱们瞧瞧。
(样式雷宅院)
看图,样式雷宅院位于繁华的老虎洞商业街南侧,西邻香厂子,东边是下洼子,门前是槐树街。宅院东西一百二十余米,南北五十多米,合计六千多平。刚才说了,宅院后面是老虎洞商业街,街道繁华地面大条石,沿石路去皇家御园很近,离畅春园仅一里多路,圆明园也就三里之遥。
雷宅整体建筑格局分中、东、西三路,占地很大。中路为三进院落,二雷居住于此,广亮大门朝南,进门为影壁,西为倒座南房六间,紧西头的三间另辟一小院儿,是为书房,名曰“槐荫堂”。
(样式雷老宅)
这是2000年的槐树街,看中间那广亮大门,虽然已经改住房了,但轮廓没变。最粗的那颗槐树下,就是槐荫堂。您猜怎么着?二雷的《圆明园等三处内工裱作现行则例》和《大式石作做法》的书册封面上,都写有“槐荫堂”的署名,想来这几本书在这里完成的。
中路第二进院子,三间带廊正房是主人居室,左右各带两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其南侧各一间露顶耳房。而三进院的北房,供奉着祖先的影堂,西厢房两间为神堂,供奉着鲁班像。样式雷拜鲁班为祖师,曾抄录过11册《鲁公输祖师秘录按诀序》东厢房为厨房。
(样式雷祖宅)
刚才说了,样式雷祖宅门前是120多米长的街道,好嘛,还分上下行呐。看到没有,街道中间植有一排大槐树,直到2000年还有四颗老槐树,据说树龄在300年以上。正是这排老槐树,才有了“槐树街”的美名。翻阅乾隆年间的《藤荫杂记》其中这样写到:海淀槐树街,励文恭廷仪休沐地也。好家伙,槐树街成了官员休憩生养的地方。
得嘞,还说样式雷老宅吧,看远处面包车那个位置,是雷宅东路院,挨着下洼子,前半截是“学房院”,所谓学房院就是教书的地方,北房3间两侧各加两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侧耳房,房间有游廊连通。雷氏家塾配有专职塾师,后来“七雷”雷廷昌家信中有“润斋徐老师如上馆,代我二人问好请安”的内容,可资证明。
学房院后面是一座小花园,北面盖有一排照房,并开有朝向老虎洞的大门。
(样式雷老宅)
说到雷宅西路就比较热闹和大尺,前院倍儿大,院中间套有四合院,三间北房加左右各两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南房六间,四面房屋都建有前廊,共由二十四间游廊围接连通。
西院最南端是一排十四间南群房,而最北院墙是一排14间照房,照房前修建一座宽1.4丈、长7.2丈的荷花池。雷宅最西头为染房院,院门朝西。
(70年代样式雷宅院)
来看图,这一大圈子都是样式雷老宅,刚才说了,有私塾、花园和本宅。西有大杂院、住房和店铺。这充分说明二雷深谙“有恒产者有恒心”的精髓,那家伙,二雷有这么一大片私宅垫底儿,干起活来能不尽心竭力,心里能不踏实嘛,唉,这也是样式雷家族在海淀延续二百多年的佐证吧。
(现如今槐树街的老槐树)
有朋友问了,现如今,样式雷老宅还有吗?槐树街还在吗?哎--- 遗憾的是样式雷老宅在2000年时便走进了历史,现如今已经变成四环路和辅路了。门前的槐树街变成了人行步道,幸运的是还保留下一颗当年的老槐树。
这颗老槐树坐落在理想大厦北侧,树下的人行步道就是当年的槐树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瞧瞧。
2024年8月30日 海淀老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