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知
我们需要知道作者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从作者的角度可以看到他认知的逻辑。
比如《数学之美》书中说明马尔可夫假设先把一些背景描述清楚pn的概率与p1,p2,p3....pn-1有关,但是这样的条件概率太多无法估算,于是采用偷懒的办法,假设pn只与pn-1有关这样就简单很多。
从太多无法估算到偷懒(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偷懒是符合自然语言统计规律的),这就是作者的思考模式。
我们理解了背后的作者思考过程我们的思维才能够打开。才能够把其他人的认知过程迁移过来。
看代码-定位问题-了解实现细节
今天看了rocketmq源码,发现自己带着问题去看源码比直接看别人写的文字更有效果。
其一是我们对java代码比较熟悉能够很方面从代码中描述其逻辑。
其二我们也不能一头就扎进开源库的源代码,我们先要了解大体架构了解其具体模式有什么新的概念。然后带着相对架构细节如何实现的问题去看代码。
其三代码是实时的活资料,在你知道整体架构情况下,如果想了解某个细节就很方面的去找到代码大致的地方然后一步步下去(代码本身带有层次结构和语义表达性-从函数名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思)。
与人对抗
最近在看战争论里面提到一个观点,战争双方都在寻找有利点进行攻击。如果一方示弱立马有可能被对方有机可乘。
而这个观点在我打乒乓球的时候也印证了,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接球只能被动的用拍子去挡,而去挡的结果就是很少有接住的时候。
我不知道主动迎击的方式是否更有效,但是被动的挡球肯定不好。生活中的很多事就是需要勇敢地去迎击,当你习惯了这种迎击方式你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