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言文的记忆,在中考复习的阶段中显的很是重要,因为,它可以通过强化记忆迅速提分!
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钥匙。读,应该有以下几个阶段来进行:一读文本,扫除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大意;二读文本,读准语气、语调、,安排好节奏、语速;三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树立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体会写作技巧;四读文本,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引导学生质疑,互答疑点;五读文本,让学生受到思想感情上的熏陶。
这只是大的阅读框架结构,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大的步骤分解为若干个小的步骤进行,配合中心思想的需要,一步一个人物,一读一个目的,让学生每一次的阅读都能有所收获,从而刺激学生的下一步阅读!
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爱读,课堂的阅读也就慢慢地开展了!
每一次阅读的尝试,都是与作者心灵感情的对话;要想走入文本,就要不断地阅读,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意义,我想也就在于此。
复习阶段的诵读,主要是以强化为主,发挥唤醒的功能。七八年级的背诵,就好像沉睡一样,静静地呆在那里;现在我们的诵读,是在原来已经会背的基础上,持续唤醒它,然后再加强。
之所以说它能迅速提分,是因为考试的时候,大多是在考试记忆性的题目,只要记得牢,得分就没有问题。
诵读还是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比如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等,都可以通过诵读来记忆,以达到积累的目的。早晨的诵读,应该完全放手给孩子用来晨读,而不应该占用讲题。
大声朗读,在清晨的效果最好,益处如下:
一、有利于开发右脑
大声朗读的实质是朗读者在欣赏自己的声音,长此以往,有利于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天才是只依赖某半边的大脑机能的。因而天才的用脑习惯都是非常符合左右脑协作分工的。
二、能改变孩子的性格,让孩子变得更加外向阳光
性格内向者往往朗读声比较小,如果孩子都能坚持大声朗读文章,很容易使孩子爱讲话,性格也就会变得外向阳光。
三、让孩子体会到辩论的价值
让孩子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大声表达不同的意见,这是一种更好、更高质量地参与未来事务的素质。
四、改变自卑心态
大多数成绩不好的学生突出表现就是不会大声朗读课文,读不好课文,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许多差生能在读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
五、大声读,使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这本身就能刺激孩子深入理解文章、书籍,也比一般未经过训练的默读更加容易集中注意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记忆材料。
六、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大声朗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朗读对语感的形成非常重要。
七、再现文章的美感
每篇文章、书籍都有着“诗”的美,都有着作者美的灵感,而大声朗读,可以将这种美还原。
八、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需要广泛深入思考、记忆的学科如果运用了大声朗读,学习效率一定会有所提高。
九、增进脑呼吸
朗读在某种意义上和唱歌有相同之处,它的运动原理是通过腹式呼吸带动人体各肌肉组织运动,同时锻炼呼吸道和腹部,进而增进大脑呼吸。人在发声时可以增加呼吸量,吸入大量的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新陈代谢。成人呼吸吸入300毫升空气,在朗读和唱歌时可以增加7至10倍。
十、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疯狂朗读好处很多,疯狂朗读和背诵可以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大声朗读可以让孩子“出口成章”,通过朗读所积累的词汇量、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对孩子的写作具有最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帮助孩子提升写作能力。
古人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有益于理解,以上好处都能触摸的到,可见,诵读的作用还是蛮大的!
我们一起开始阅读吧!